![](/Files259/BeyondPic/2020-8/17/20200815075903711.jpg)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合作社不但可以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還能發揮品牌和專業聚集效應,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秦安縣貴園宏果業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擴大規模,創新發展思路,大力推行“合作社+貧困戶”的脫貧致富模式,堅持把發展生產和促進就業作為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將輸血扶貧轉變為造血扶貧,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成了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領路者”。
來到西川鎮王灣村,遠遠就可以看見,在貴園宏果業蜜桃、蘋果收購攤點上,擠滿了周邊前來銷售蜜桃的果農,現場討價還價聲、稱重聲、付錢聲混在一起,一派熱鬧景象。盡管下著小雨。但由于村子里搭建了好幾個蜜桃收購點,不僅本村群眾不愁蜜桃沒有銷路,也吸引了周邊村鎮果農前來。
![](/Files259/BeyondPic/2020-8/17/20200815075916522.jpg)
秦安縣貴園宏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董曉梅告訴記者:“秦安縣貴園宏果業在王灣設4個攤位,收購我們的秦安蜜桃,每天的收購量為兩萬多斤,發往蘭州國際高原夏菜。”
李堡村村民李保明一大早就開著三輪車拉著自家種植的蜜桃來這里進行交易,在和其他前來銷售桃子的果農討論完市場行情后,他便決定將自家的蜜桃售出。
![](/Files259/BeyondPic/2020-8/17/20200815075926966.jpg)
“早上在這里賣了一次桃子,總共務了5畝桃園,有一天賣幾百塊錢,有一天賣一千多塊錢,今年賣的價格也挺好的,這里收的價格也合理”。李堡村村民李保明說。
王建鳳是魏店鎮孫陰屲村的一名村民,由于家中勞動力少,導致家庭情況非常困難,2015年加入貴園宏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幾年下來,她已經成了該合作社的老員工,從以前的家庭主婦變成了產業工人,每天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穩定增收的同時還能照顧好家庭。
秦安縣貴園宏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員工王建鳳說:“我在這個合作社工作已經4、5年了,平時種的桃子、蘋果都交到這里,交完就上來干活,下午回去還能在地里干活、做飯,這里也近,一天大概能掙100元左右。”
![](/Files259/BeyondPic/2020-8/17/20200815075948840.jpg)
為有效解決廣大貧困戶實際困難,幫助他們增加收入,從今年3月份開始,秦安縣貴園宏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先后赴河北、陜西、安徽等地蹲點收購果品,直接帶動合作社100余名貧困戶實現穩定就業,人均勞務創收達15000元。
據了解,秦安縣貴園宏果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主要經營果品保鮮、儲藏、收購、銷售、種植、出口業務,年銷售額達3500萬元。吸納當地56戶貧困戶在合作社實現穩定就業,當地貧困戶通過入股產業扶貧資金,每年分紅12萬元,助推了村集體經濟產業規模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