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秦安縣第四批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評審會在秦安縣文化館召開。來自全縣相關行業的7名特邀專家參加評審,市局非遺科科長現場指導了評審會議,37項非遺項目最終通過評審。
為進一步加強秦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建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秦安縣文化館按照國家、省、市主管部門的文件要求,于2018年啟動了秦安縣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征集工作,經過為期兩年的廣泛普查和基層推薦,共收到來自各鄉鎮、項目單位推薦的60多個申報項目。涵蓋傳統技藝、傳統節慶民俗 、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文學、曲藝、醫藥等各方面。經過初選、復選最后有37項進入最后評審。
評審會現場,專家們嚴格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相關法律、條例的具體要求,通過觀看非遺項目申報視頻,查閱申報書、聽取項目現況介紹等形式詳細了解了申報項目的可行性和價值性,對參評的37項非遺申報項目的“典型性及代表性”、“地域或民族特色”、“世代傳承傳播特點”、“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和論證,并最終一致推薦麥稈畫、秦安花燈、宋氏接骨、木偶戲等37個項目列入秦安縣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