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8/BeyondPic/2020-3/4/20200303110655352.jpg)
3月3日,來自秦安縣五營鎮馬小村、中山鎮九龍村、王尹鎮傅山村,蓮花鎮姚屲村等地的務工人員乘坐由秦安發往天津市的大巴專車,開啟了2020年“東西部勞務協作”的務工之旅。
五營鎮馬小村的村民張金粉告訴記者,雖然受到疫情影響,返崗工作的時間有所延遲,但有了政府部門的組織,所有工作都很順利。
![](/Files258/BeyondPic/2020-3/4/20200303110653841.jpg)
“我在津南這邊打工兩年多了。這次受到疫情的影響,心里非常著急。今天他們親自送我們上車,給我們發了水,發了方便面,我們發自內心感謝黨和政府。”村民馬茂林說話間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據了解,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勞務輸轉工作,秦安縣和津南區積極協調,與用工單位精準對接,采取包車方式,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服務直接將務工人員送到廠門口,確保成熟一批輸送一批,扎實開展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助力秦安脫貧攻堅。
![](/Files258/BeyondPic/2020-3/4/20200303110654542.jpg)
在做好東西部勞務輸轉工作的同時,秦安縣積極推進津南區援建的扶貧車間提質增效、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縣已有福雨塑業、盛源菊香、果源果業、雪原果業、貴園宏果業、星辰果品、華康藥業、王鋪藜麥加工、石磨小雜糧加工、生物質加工等73家扶貧車間相繼復工復產,帶動就業223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802人。此外,秦安縣其他扶貧車間也將于近期陸續開工復產。
近年來,秦安縣堅持把扶貧車間創建作為東西部勞務協作的重要抓手,結合特色產業發展,創新運用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扶貧車間。通過扶持鎮村自主創建、引進企業援助創建、“三變”改革集體創建、扶持返鄉創業能人創建、扶持企業合作社創建、依托資源組團創建等形式,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聚集產業要素,打造產業集群,扎實推進扶貧車間建設和管理運營,趟出了一條規模化生產、集約化運營、市場化運作,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扶貧新模式。全縣利用天津市津南區幫扶資金1000萬元,建成認定扶貧車間92家,吸納建檔立卡勞動力1669人,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