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8/BeyondPic/2019-9/28/20190928093006449.jpg)
為進一步增加“短、平、快”產業多樣性,更好地助推脫貧攻堅工作。近日,省文物局協調甘肅喜看稻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來秦安縣五營鎮蔡河村調研旱稻種植相關情況。
![](/Files258/BeyondPic/2019-9/28/20190928093006692.jpg)
調研組一行深入五營鎮蔡河村實地考察了當地的氣候環境及種植條件,測量、采集并詳細記錄了降水、氣溫、日照、無霜期、土壤地力等相關數據,對旱稻在當地種植的可行性進行科學研判評估。最后同鎮村負責人及部分種植“土專家”就開展推廣旱稻種植進行深入座談交流。
調研組認為五營鎮完全有適宜旱稻種植的自然條件,可推進該項目實施。
![](/Files258/BeyondPic/2019-9/28/20190928093005522.jpg)
據了解,該旱稻由黑龍江農業大學彭國威教授于2007年在陜西高陵發現的野生旱稻為母種,組織研發團隊經過12年雜交優化培育而成,由旱稻1號發展到目前的旱稻7號,并通過農村農業部認證。在我國新疆地區經過了極旱和沙土地等極端條件下試種成功并推廣種植2萬余畝,畝產達960-1040斤。該旱稻具有抗旱、抗病害性強,易種植、易管理、零農殘、產量和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和優勢。與小麥相比,其用水量為1/2、勞動力為1/5。目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已推廣種植2000余畝,將于10月初收割,可望達到畝產800斤以上。
該項目作為扶貧產業,將由甘肅喜看稻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免費提供種子、專用肥料、技術支持等,并確;厥。培育發展旱稻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也是探索促農增收的新渠道。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