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8/BeyondPic/2019-8/13/20190813074638562.jpg)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水稻只能生長在水資源豐富的南方地區,然而,誰也不會想到在地處黃土高原干旱少雨的秦安也能種植水稻。近日,記者在采訪中看到,鳳山景區延伸段試種的0.6畝水稻長勢良喜人,豐收在望,讓人驚嘆不已。
俯視鳳山景區延伸段,郁郁蔥蔥的景觀叢林盡收眼底。溝壑之上,林帶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廊,順應山勢蜿蜒遠去,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曾經,人們印象中荒涼禿嶺的撂荒地,如今層層披綠,煥發出勃勃生機。這片稻田恰似萬花叢中一片綠,給整個鳳山景區帶來了江南水鄉氣息。
![](/Files258/BeyondPic/2019-8/13/20190813074805425.jpg)
據史料記載,秦安明清時期就曾有種植水稻的歷史。胡纘宗在《龍峪稻香》寫道:“邑有新陽、略陽諸水,然土疏善崩,皆不可插秧。獨束龍峪水清冷,有稻若干畝,稻長花香,亦稱勝跡焉。”
如今,鳳山景區又現“稻長花香”的勝跡,這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近年來秦安縣大力開展國土綠化、生態建設持續向好的發展成果。
![](/Files258/BeyondPic/2019-8/13/20190813075042227.jpg)
秦安縣水務局干部 趙奮東說:“去年10月份開始,我們就組織人員整地、施肥、灌水,從5月23號開始,通過天津幫扶隊員提供秧苗種植了水稻。”
為了成功試種這片水稻,工作人員從土地平整、打田插秧、抽水灌溉的每一個環節,都格外細心。如今水稻已經抽穗,長勢喜人,一派豐收的景象。
稻田管理員段吉勇說:“成熟期大概在國慶節左右,再有一個半月就成熟了,沒想到咱們黃土高原上還能種成水稻,這與鳳山景區的生態改善是分不開的。”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