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秦安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縣行政中心二樓禮堂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條戰線、各個界別的政協委員齊聚一堂,為加快秦安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如期實現全縣整體脫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協商議政、建言獻策。
會議應到委員171名,實到162名,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楊仁義、劉小秦、贠耀德、路福太、高飛、張榮生、逯虹、賈建文、王尚麟、徐保祥、張具虎、成懿、李雙江、安喜栓、成世泰、牛小荷、王志平。
縣委書記王東紅,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海軍,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縣委副書記王龍強、李存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鄧曉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東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喜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彥軍,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扇忠瑜,縣委常委、興國鎮黨委書記王明,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肖江,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紀彤國,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張洪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蓉、楊尚武、宋捷、張來祿、張耀清、陳應虎,縣政府副縣長于劍鋒、張海龍、李廣宇、沈崴、馬小卉應邀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坐。
縣法院、檢察院領導及其他縣級干部,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縣政協歷屆主席、副主席,不是縣政協委員的各鎮黨委書記、鎮長,縣直部門、駐秦單位的負責人,不是縣政協委員的政協各委辦副主任應邀參加會議。
上午9時,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隆重開幕。
會上,中共秦安縣委書記王東紅作了講話。
王東紅指出,政協秦安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是在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開好這次會議,對于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王東紅對縣政協過去一年來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一年來,縣政協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緊扣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總體思路和發展戰略,認真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建言獻策,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在聚焦中心和服務大局中實現了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圍繞脫貧攻堅、基礎設施、文化旅游、環境保護等主動協商議政;圍繞重大決策落實、重點項目建設、政風行風建設等開展民主監督;圍繞中小學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宗教場所建設、農村“三變”改革等開展調研視察;圍繞城區向面坡綠化、城區揚塵治理、學前教育發展等議題開展專題協商,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王東紅強調,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也是我縣脫貧摘帽的決勝之年。廣大政協委員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準確把握形勢,搶抓發展機遇,匯集各個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就進一步做好政協工作,王東紅要求,一要緊扣中心工作,發揮政協優勢,共謀發展之策。縣政協和全體政協委員要堅持把協商民主貫穿于履職全過程,緊扣縣委重大決策部署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溝通思想、增進共識,著力在支持發展、促進團結、構建和諧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要大膽提出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切實為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要繼承和發揚人民政協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探索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增加協商密度,提高協商成效。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導各族各界人士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做好統一思想、協調關系等工作,努力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大局。二要突出工作主題,圍繞既定目標,凝聚落實之力。縣政協要緊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切實把不同階層的群眾團結起來,把不同界別、不同利益群體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共同促進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要堅持做好政策宣傳工作,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導全縣各界群眾正確認識形勢,正確看待大局,以發展的眼光和辯證的觀點對待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切實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傳遞好聲音、凝聚正能量。要堅持做好民主監督工作,以對黨和政府高度負責,對全縣改革發展事業高度負責,對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民主監督職責。要堅持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意愿,反映群眾訴求,使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更加順應民意、維護民利、保障民生。三要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夯實履職之基。要從新時代高度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 “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政協工作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要著力加強自身建設,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著力加強履職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全面推進政協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和科學化。要堅持強化創新理論武裝,深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政協章程,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過硬本領。縣委將一如既往地重視和支持政協按照憲法、政協章程和相關規定履行職能,把民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及時研究解決政協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努力為政協履行職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各鎮、各部門、各單位要大力支持政協工作,密切配合政協及政協委員開展的協商、視察、調研等活動,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政協提案,努力形成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全社會關心政協工作的良好格局。
王東紅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不斷開創全縣政協工作新局面,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議聽取了縣政協主席楊仁義代表政協秦安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
楊仁義說,2018年,縣政協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秦安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維護核心、圍繞中心、凝聚人心、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履職盡責,全面完成了十三屆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楊仁義從服務改革發展,主動協商議政;圍繞中心任務,積極獻計出力;堅持協商民主,維護團結和諧;關注社情民意,致力民生改善;加強學習教育,注重能力提升等五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
楊仁義指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縣政協常委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按照縣委的總體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為如期實現全縣整體脫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就做好2019年的政協工作,楊仁義要求,一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要把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下攜手前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十九大精神上來,統一到縣委的總體要求和部署上來,切實把全體委員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三五”規劃的實施上來,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做出新貢獻、創造新業績。二要圍繞全縣發展大局,積極建言獻策。要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季專題協商座談會,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三要堅持推進協商民主,發揮職能作用。要注重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作用,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不斷創新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四要突出團結民主主題,主動凝心聚力。要堅持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注重發揮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重要作用,突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聲音;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重發揮政協統戰優勢;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注重發揮聯系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堅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積極引導他們在服務振興實體經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上,發揮優勢,作出貢獻。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職水平。各位委員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以及政協章程的規定,以強化學習筑牢政治根基,以勇擔責任推進履職實踐,以提升服務錘煉務實作風,以維護團結激發工作活力,以嚴守規矩樹立良好形象,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和諧型政協機關,真正把政協機關建成政協委員之家、黨外各界人士之家和大團結大聯合之家。
(縣政協副主席劉小秦主持大會)
縣政協副主席路福太代表政協秦安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十三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他說,一年來,全體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專委會,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運用提案形式,積極建言獻策,較好地發揮了提案在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中的重要作用,為促進全縣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應有貢獻。縣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共收到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專委會提交的提案150件,根據《政協全國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經審查立案122件,其中黨派、團體提案17件。截止2018年9月底,122件提案全部辦復。從辦理結果看,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提案77件,正在解決或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提案40件,因條件限制暫時難以解決的提案5件。
(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