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109563.jpg)
華夏文明的源頭在哪里?或許每個炎黃子孫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在秦安這座西北小城,卻因1958年的一次無意發現,讓“大地灣文化”就此揚名。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傳播文明的火種,諸葛亮淚斬馬謖的無奈,李白仰天長嘆卻一生沒有回過的故里,“隴上鐵漢”安維峻守護至終的家園,多少文人雅士歌詠過的桑梓,一個個傳奇,一部部歷史,讓古成紀在中國歷史中有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于近日首映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華文化從秦安走來》將帶領人們一起走進這方熱土,去探索華夏文明的起源,感悟秦安厚重的文化。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009123.jpg)
《中華文化從秦安走來》是由中共秦安縣委、秦安縣人民政府出品,甘肅頤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制,新銳導演張曦執導的一部全方位展示秦安地域文化資源優勢,深層次解讀中華文化發展,寬領域展現華夏文明傳承創新成果的紀錄片。紀錄片集紀錄性、學術提問與文化討論性為一體,共分5集,每集30分鐘。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107596.jpg)
該紀錄片是秦安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文藝精品創作,挖掘秦安文化資源,探索中華文化淵源,打造秦安文化品牌,構建特色文化大縣的最新成果。紀錄片在中華文化“一帶一路”思想總框架內,立足秦安豐富的文化遺存,圍繞“中華文明從秦安走來”這一主題,借助現代拍攝技術和手段,從三個篇章、五個板塊集中進行了闡釋展示。將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的主線貫穿在五個板塊中,落腳于當代中華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展望,結論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需要中華文化。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009481.jpg)
在拍攝內容上,紀錄片以文明之源·關注地域文化的生存狀態,文脈相承·弘揚傳統文化的人文支撐,文化復興·傳承民族文化的博大生命三個篇章為主線,共分五集。第一集為女媧文化、始祖文化現象,主要從女媧文化到秦安民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詮釋了中西方文化視閾下的人類學;第二集主要通過民風、民俗與民生,秦安大地最早出現的種植和農業生產工具,民俗、民間藝術、民間年節、農事制度等講述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流變;第三集由民風民俗引出古戰場,講述秦安是古代中原的護衛之地,并在古代戰略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全集將中外戰例與中國歷史脈絡貫穿始終,并對中華文化特點、精神作了概述,突出了其對后世的影響;第四集從文化文本符號看大地灣文化脈絡,主要以大地灣考古發現、地表遺址、出士文物與文化符號為證,探討當代生活形態與歷史記憶淵源;第五集為生命思想,中華文明的源頭與華夏文明傳承,由伏羲女媧人文始祖公祭引出國家軟實力正體現在從秦安大地灣文化源頭走來的中華文化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離不開中華文化的貢獻。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008471.jpg)
在拍攝風格上,紀錄片主要突出了“新、奇、特、美”四個特點,新:在“由點到面,點面結合”,以女媧為切入點,全景展示中華文化之根的秦安在中華文化起源發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奇:“奇”在第一次揭示女媧與中國農耕文明起源的關系,大地灣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奠基性作用。特:獨特的秦安民俗、民間文化、更是中華文化之中特有的標志符號。美:在秦安大地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以及藝術片所表現的動態美感。該片不僅僅停留在形式的美感,更凸顯了影片審美價值和倫理價值,鞭策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激發了世人走向美好未來的信心。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010547.jpg)
在拍攝角度上,該片以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歷史地理學、軍事地理學、民俗學、文化比較學、宗教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為支撐,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歷史時期,以及不同的學科領域拓展觀賞者的思維。以審美互動的姿態與觀賞者共同討論:以秦安為代表的遠古華夏大地上行走著一條怎樣的人文路徑?是歷史的偶然,還是發展的必然?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111675.jpg)
在拍攝手法上,紀錄片主要通過外景拍攝、專家訪談、情景再現、現場實錄等,重點關照了“秦安的本土文化與中華始祖文化傳承不息的內在關系”、“以大地灣文化為源頭的中華文明與中華大地的關系”、“絲路文化和隴右諸文化與成紀文化圈的共同演進的關系”。秉持“三個關系”,虛心敘事、重在傳承。把秦安地區厚實的“始祖文化崇拜”用鏡頭語言講清晰、講透徹,引導公眾對秦安悠久的歷史文化建立全新的認知。從而重建秦安、乃至西部,直至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讓和而不同的文化在構建大同和諧的人類新文明中得以包容。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2108845.jpg)
蘭州大學教授倪國良說,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傳承弘揚中華始祖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秦安為核心的始祖文化在絲綢之路上不但起著商貿作用,更有文化層面的密碼痕跡,為當下在國際視野下的價值訴求提供了諸多可供思考的因素!吨腥A文化從秦安走來》對秦安文化進行了明確定位,提出了富有歷史性、科學性、前瞻性的歷史論斷,為研究中華文化提供了詳實的影像資料。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3348385.jpg)
秦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徐東明說,秦安縣歷史遺址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女媧文化、大地灣文化、三國文化、成紀李氏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構成了秦安文化的五大脈絡。近年來,秦安縣通過舉辦中國·秦安祭祀中華人文始祖女媧典禮、2018年大地灣文化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展李白祖居地尋訪系列活動,進一步展示了秦安作為文化大縣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國際國內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相信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華文化從秦安走來》的拍攝播放,必將成為提升秦安文化地位,擴大秦安影響力的有效載體。為促進秦安旅游事業發展,推動地方經濟建設發揮出十分重要的意義。
![](/Files256/BeyondPic/2018-6/27/20180627111948820.jpg)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