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樹枝往下壓,等我把拉線綁好了你再放手……”在秦安縣葉堡鎮程崖村的一處果園里,53歲的貧困戶龐遂商和妻子程能勤正在給蘋果樹拉枝。老龐告訴記者,雖然自己被確定為了村里的貧困戶,每年都可以享受到國家精準扶貧的各項幫扶,但是“貧困戶”這個稱呼就像壓在他心里的一塊石頭,總是讓他覺得很不自在,在心里他一直告訴自己:“脫貧主要靠自己,不要讓人看不起!”
秦安縣葉堡鎮程崖村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村子,全村人多地少,經濟收入十分有限。龐遂商家一共有4口人,家里種了1.8畝蘋果樹,2.7畝花椒樹,但大多都是新栽植的幼樹。妻子程能勤現年50歲,在家和他務農,兒子龐彥斌于2012年考入了河南科技學院。兒子能考上大學本是件好事,但對老龐來說,每年的學費、生活費讓一家人犯了愁,一家人東拼西湊總算把送他進了大學。僅隔一年之后,女兒龐艷麗又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讓本來就困難的家庭更是捉襟見肘,還好有國家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在貸到了1.7萬元的學費后,女兒也順利地進入了大學。
時間就這樣在夫妻倆省吃儉用的生活中一天天地過著,2016年,兒子從大學畢業,找到了一份網絡公司的工作,雖然工資只有2000多元,可是對老龐來說,能自食其力,少為家庭增加負擔就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女兒也于2017年畢業,畢業后一邊打工一邊參加國家上崗考試,每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如果順利通過考試,上班后收入將會增加許多。借著國家5萬元的精準扶貧貸款,老龐又種植了1畝的蘋果樹和2畝的花椒樹,全家還購買了旋耕機,再加上夫妻倆從果樹幫扶培訓中學到的新技術,相信在果樹掛果后,他家的林果收入顯著增加。想著這些,老兩口對脫貧的信心變得更足了。
龐遂商說,因4月5日—7日,遭受持續低溫冷凍災害,導致掛果1.5畝的花椒絕收,1畝掛果的富士蘋果減產80%,油菜1.5畝絕收,雖然今年的經營性收入大幅降低。但看到兒女們開始有了各自的目標,老龐的心里開始有了默默的盤算。他很有信心地說:“兩個孩子的工資一年保守計算也超過兩萬元了,自己在家里再種植幾畝的胡麻、馬鈴薯、玉米等農作物,盡最大可能的挽回經濟損失。只要身體硬朗,像我的這個年紀干起農活來還很攢勁,俗話說得好,‘幸福不會從天降’,那都是奮斗出來的,遇到困難不能只是等、靠、要,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勤勞肯干就能脫貧,自食其力才能讓自己和家人活得有尊嚴。貧困戶的名字可不好聽啊!”
結束了這次的采訪,記者也深深地感受到,雖然我們都趕上了好時代,遇上了好政策,但要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還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開創努力,作為貧困戶更要改變“站在墻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落后觀念,只要每個人心中愿意為脫貧致富去唱主角、當主體,相信美好的日子一定不會遠。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