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5/BeyondPic/2018-2/1/20180201024710734.jpg)
如今,走進秦安大地,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直通農家,一排排嶄新的紅磚瓦房拔地而起,一座座設施溫棚鱗次櫛比,一片片果椒園孕育無限生機……這一切無不詮釋著秦安縣扶貧開發取得的新成就。秦安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甘肅省確定的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和深度貧困縣之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秦安縣凝心聚力,創新思路方法,堅持長短結合,瞄準靶向,探索創新扶貧模式,有力加快了脫貧攻堅步伐。
2017年,秦安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通過上下共苦干,內外齊發力,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兜底保障”的穩定脫貧之路,同時,還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七個一批”工程,下足“繡花”功夫,補齊小康短板,全年共減少貧困人口4537戶20715人,13個貧困村實現整村脫貧,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Files255/BeyondPic/2018-2/1/20180201025429193.jpg)
全年共爭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2億元,落實扶貧互助資金及“雙助貸”3.2億元,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9億元,硬化自然村道路25條150公里、村組巷道32萬平方米,消除農村D級危房6854戶,實施王尹陶陽等易地扶貧搬遷項目7處363戶,新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41個,實現了貧困村標準化衛生室、寬帶網絡、電子商務服務點全覆蓋。
![](/Files255/BeyondPic/2018-2/1/20180201023644514.jpg)
在全國率先探索出的特困群體罹患重特大疾病一經診斷即可獲賠的“兩保一孤”兜底保險,有效解決了特困人群享受基本醫療保障“最后一公里”問題;被新華社等中央媒體譽為教育扶貧“秦安樣本”、變學生走讀為教師走教、學生不動教師動的“隴城教育園區”辦學模式有效破解了農村教育均衡發展難題,在2017年7月25日新聞聯播“改革在哪里”板塊進行了報道。
![](/Files255/BeyondPic/2018-2/1/20180201023644568.jpg)
為拓寬果品銷售渠道,秦安縣把發展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搭建縣域電商孵化器平臺,建立“智慧秦安”微信公眾號,通過互聯網渠道解決農民賣水果難問題。創新扶貧機制,推出了“我有一棵樹、足以來扶貧”果樹認購活動,并通過微信等新媒體渠道廣泛宣傳,網友在全年任何時候都可以提前認購秦安的果樹,待到果實成熟時,果農再采收、發送給客戶。此活動吸引了“中國人保”、“江蘇人保”、“甘肅人保”、“太平洋保險常州分公司”、“甘肅銀行秦安支行”等單位、縣內果品公司及廣大網友的踴躍參加,截至目前,已累計認購果樹13.8萬棵,進一步拓寬了優質農特產品銷售渠道,這一做法被北科大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推廣到延安后,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肯定。
秦安縣因地制宜,在云山、王鋪、中山等高海拔區域發展中藥材1.5萬畝,推廣藜麥種植3000畝,有效填補了高寒山區特色產業空白。加強與北京科技大學、天津津南區、大連商品交易所等幫扶單位的戰略扶貧協作,落實幫扶資金1108萬元。
![](/Files255/BeyondPic/2018-2/1/20180201034410122.jpg)
秦安縣還借國家精準扶貧戰略東風,與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加強交流合作,在協會領導和各位企業家的鼎力支持下,促成了秦安林果產品宣傳推介、勞務培訓與輸轉、百企幫百村、綠色環保項目合作,特別是展銷分會舉辦的海爾送冰箱用戶體驗活動,附贈秦安蘋果,達到了雙方優勢資源互補、產業精準對接的合作目標。
![](/Files255/BeyondPic/2018-2/1/2018020102364696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