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話:中國共產黨秦安縣第十五次黨代會以來,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變化,銳意進取,凝心聚力,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秦安縣第十六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從即日起,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喜迎黨代會·展示新成就》專欄,推出系列報道,全方位宣傳過去的五年,全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活力,為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秦安再創佳績。
【喜迎黨代會·展示新成就】
和諧發展萬象新 惠民甘露潤民心
——秦安縣第十五次黨代會以來社會事業發展工作綜述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fb5e29ba778b1637.jpg)
“學生上學免交學費,看病可以報銷,閑暇時可以到文化廣場健身、到農家書屋看書,如今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近年來,秦安縣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和諧建設、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數,在教育、文化、旅游、衛生、科技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出實招,狠抓落實,換來了百姓一張張贊許的笑臉,奏響了經濟、民生和諧發展的時代最強音,百姓的生活質量日益提高,幸福持續加碼。
——教育駛上均衡發展快車道
葫蘆河畔,新教學樓拔地而起,一封封喜報頻頻傳來……2016年秦安縣普通高考文史、理工類參加考試共7491人,普通二本以上上線2136人,上線率為28.51%。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1ded6462eebff2a6.jpg)
秦安縣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用汗水播撒希望,用愛和責任詮釋著樂于奉獻的精神,譜寫出一曲教育科學發展的華彩樂章。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如今,秦安教育發展均衡,學校布局合理,教師隊伍穩定,2016年,卜亨通、王遠、黃琦強、馮婧、牟文文和郝凌云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錄取,全縣教育呈現出一派桃李芬芳的喜人景象。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da6d10107ea0ed1c.jpg)
五年來,全縣共建成19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實施39所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兒園項目建設。積極制定了《秦安縣民辦幼兒園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民辦幼兒園的審批管理,審批民辦幼兒園23所,組織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落實了民辦園的獎補政策。小學、初中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分別達到了100%和99.0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87.57%。全面落實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8.24%,縣一中創建為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隴城教育園區由學生“走讀”變教師“走教”的辦學新模式,有效破解了農村教育發展難題,并作為甘肅教育扶貧亮點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作了專門介紹。
與此同時,秦安縣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通過實施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項目、隴城教育園區項目、全面改薄項目等項目,使全縣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五年間,共實施教育建設項目495個,完成6.8億元,改擴建中小學校舍29.9萬平方米,極大地提升了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硬件水平,改善了全縣教育教學軟環境。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5a4a1a5ae105bc46.jpg)
——衛生撐起百姓健康保護傘
走進秦安縣千戶鎮衛生院,醫院里干凈整潔。一位姓張的患者告訴記者:“現在就醫環境好了,看病又能直接報銷,大家都樂意到家門口的衛生院看病!币蛲鈧≡旱膹埓鬆,對醫療環境、醫療設備和服務水平都十分滿意。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7f75b34d54b63825.jpg)
五年來,全縣衛生計生工作碩果盈枝、亮點紛呈的五年,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各項工作成效明顯、進步很大。五年來實施衛生基礎設施項目30多項,投資9252萬元建成總建筑面積43018平方米,全縣醫療衛生機構院舍建筑面積達到101160平方米,至2015年底,共開設床位1145張,形成了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基本形成,辦醫辦院條件進一步改善。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e873f2fe3a587e87.jpg)
逐步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中醫藥三級網絡建設,推進了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2013年成功創建全省中醫藥示范縣,2014年通過了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復審及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評估驗收,中醫院通過二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創建省級重點中醫藥專科2個,創建具有中醫特色鄉鎮衛生院7家。同時,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項民心工程,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使越來越多的農民病有所醫,為廣大農村群眾撐起了“健康傘”。2016年,新農合參合率達99.05%,籌集資金29803.38萬元,截止8月底,補償農民總數1092701人次,補償金額14707.02萬元,參合農民受益率達194.32%。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cd6af262344a85d5.jpg)
——文化煥發百姓生活新風尚
每當夜幕降臨,不管是縣城文化廣場上,還是鄉村文化舞臺,和著優美的旋律、邁著輕盈的舞步,大家伙兒湊在一起跳起來、唱起來;鄉村一面面文化墻,用直觀的畫面向人們講述著真善美;一個個四德榜,激勵著大家以實際行動弘揚社會美德……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ab8273280929e1fc.jpg)
文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秦安縣突出文化惠民、完善文化設施,打造精彩的文化活動……像春風化雨般的浸潤心田,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滋有味。五年來,不斷加強鄉鎮文化設施建設, 17個鄉鎮全部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全縣建成433個農家書屋、3個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272個“鄉村舞臺”、 60余個村級文化活動廣場,每當茶余飯后、農閑時節,群眾們讀書充電、休閑娛樂、健身鍛煉,各種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同時,也催生了秦安縣農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初步形成了秦腔業余演出隊伍、秦安小曲自樂班和春節文藝晚會等具有秦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現代歌舞、秦安小曲、秦安蠟花舞表演等不同風格豐富著城鄉群眾文化生活,助推了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a37a1b175e54bb2a.jpg)
秦安縣樹立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理念,積極探索用文化包裝旅游,用旅游承載文化的有效形式,有力地促進了文化旅游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也帶動了秦安縣文化旅游市場的躥紅,全縣文化產業增加值每年保持在0.5億元左右,年接待游客約12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億元,該縣每年接待海內外游客8萬人次以上,以旅游文化為主打的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億元。
科技迸發創新發展新活力
秦安縣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轉變增長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舉措,大力實施“科教興縣”發展戰略,積極實施科技員特派行動,不斷提高科技支撐水平,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切實增強科技發展后勁,全縣經濟綜合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f6a66be39d8fa359.jpg)
五年來,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思路,積極實施“良種工程”、“沃土工程”等農業科技工程,推廣起壟覆膜、穴貯肥水、種草覆草、高光效新樹型等十大果樹管理實用技術及“五良配套”養殖技術?萍嫉淖⑷,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益。秦安新紅星蘋果、秦安花椒、劉坪辣椒等9個產品通過綠色認證,“北京七號”桃,秦富一號、新紅星蘋果榮獲“中華名果”殊榮,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蘋果先后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610141054ca69488e693c6bb2.jpg)
企業技術創新推動了縣域工業經濟得到較快發展,五年來,堅持以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重點,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縣域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突破。先后建成了秦安長城果汁、冠源果業、盛源花椒等一批規模較大、效益較好的龍頭企業,建成工業示范園區6個,創建福雨塑業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創甘肅省名牌企業4家,著名商標3個,工業企業完成重點技術改造項目28項,開發出雙扣邊棚模等新產品13個。全縣工業企業總數151戶,從業人數6231人,實現總產值6.83億元。全縣已申報國家專利245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44項,授權專利數為92項,5家企業利用自己的專利進行生產。
隨著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老百姓更多的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2015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7163人,輸轉城鄉勞動力11.3萬人,創勞務收入17.9億元;為城鎮低保發放補助2987.23萬元,為農村低保發放補助12269.28萬元,為農村五保發放補助1415.87萬元;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3590戶……
![](/Files252/BeyondPic/2016-10/14/150626090199193d22ea7d82e4.jpg)
一串串數字,記錄著發展,一個個項目,關系著民生,體現著全縣61.8萬人民群眾精神面貌、生活水平的不斷變化,秦安縣人也在變化中謀發展,聚能量,邁開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社會和諧、幸福美好新秦安縣的鏗鏘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