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日,秦安縣成功舉辦了現代果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暨助農增收技術培訓會,邀請到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韓明玉,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姜全,正大集團北京正大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力剛,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發林等專家作了專題講座。期間,秦安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縣廣播電視臺,圍繞果品產業發展、果品銷售等方面問題,對各位專家進行了深度專訪。
為秦安蜜桃產業發展把脈
——訪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北京農林科
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姜全
記者:姜教授,您好,請您對秦安蜜桃做一個具體的評價。
姜全:秦安桃產業在我國西北部是非常有名的,桃的原產地在中國,一般全世界公認的就在中國的西北部,那也就是說,咱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是桃的原產地之一,秦安的桃與其他地方的桃相比,有它的特點,西部桃的特點是和當地高緯度、干旱、缺水、光照充足的氣候緊密相關,所有這些氣候特點,秦安完全具備,是可以出高品質的桃的地方。
記者:您覺得在咱們秦安的這塊土地上,比較適宜種植那些品種呢?
姜全:品種跟市場緊密相關的,從專業角度上講,第一這里四季分明,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非常適宜蜜桃種植。蜜桃成熟期一般在七月到九月,我們考慮桃的品種的同時,還要考慮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市場,也就是我們生產出來的果子賣給誰,而我們的消費者來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運,那么我們就需要考慮他們需要什么品種。近年來,北京七號、倉方早生等品種的適應性都不錯,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具體說到以后種什么品種,我們需要分析好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一定要在實驗的基礎上去確定,我們現在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選擇了秦安作為重點的實驗地,初步認為適合這個地方的,在這里做實驗、示范。從大體來講呢,一個講的是品質,品質最簡單的講就是甜,也就是含糖量高,另外一個就是它的商品性,商品性如果從運輸來講,其中有很重要的就是它的硬度,如果硬度不夠,你要是外銷就受到了影響,所以我們在選擇品種的時候,一個是考慮到它的內在品質,另外一個考慮它的商品品質,我們要選擇這兩個方面都同時滿足的,還要經過實驗。
記者:那么您覺得在老果園的改造方面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呢?
姜全:老果園改造是所有的大產區都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因為桃樹生產壽命不是很長,按照現在的栽培方式,基本上三年就掛果了,過二十年左右基本上就要淘汰了,老果園改造,首先要涉及一個問題,就是重茬,這片地是不是還要栽桃樹,如果有條件的話,大家可以輪作,或者叫倒茬,原來栽植的蘋果樹淘汰了,我們可以栽植桃樹,原來栽植的桃樹地可以栽蘋果,當然說這是個理想,如果做不到,那我們就要考慮在這片地里消除重茬的影響,我們一般的如果有條件,就隔個兩三年再栽樹,在這兩三年這內呢,種一些其他的作物,讓這些留在土壤里的桃樹根盡量腐爛,腐爛以后再栽,這樣就沒有問題了,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砍了就要栽桃樹,那就是說需要一些技術措施,一個就是把原來這里的根清理干凈,多用一些有機的肥料,選一些大苗,在這里面栽植,所以說老果園改造,如果是砍樹的情況,還有一些可能因為品種不適合,不是特別老,如果還很健壯,只不過是不賣錢了,或者品種落后了,有些地方可以采用高接換頭,就是換一些新的品種,換一些更掙錢的品種來。
記者:盡量不要重茬,要么就是考慮高接換優這樣一個方式,那么怎么做品種才能夠優化?
姜全:品種結構是一個大的、地區性的東西,那么我們現在都是一種農戶的經營方式,所以不好去決定說一定是早還是晚,從我們現在來說呢,品種的結構一個是要種出特點,因為你什么都種沒有特點呀,所以我認為,在這個品種非常多的時候,選擇我們的種植特點,比如說就是選一種中熟的、大果形的、甜的,尤其肉比較硬的這種桃,那就是我們的特點,另外呢可以再穿插一些有特色的,比如說油桃,還有蟠桃,還有就是這幾年銷售很不錯的黃肉品種,當然還有一些其他類似的,這些穿插的品種,首先可以填補我們市場的一些盲區,另外還有一個就是當我們目前主栽的品種以后效益下降的時候,我們隨時可以補充上來,調整上來,如果說我們一個地方種一百個品種,而一百個品種沒有特點,恐怕我們就形成不了產業規模,還要堅持一個主導,其他的增加些花色,這樣的。
記者:目前國家提出了這個減化肥、減農藥這個雙減的要求,那么你認為在優質安全的這個前提下,如何能做到這個雙減呢?
姜全:雙減這個問題在國家層面上現在提的很高了,因為我們很多的土地在幾十年的耕種情況下,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都很多,有些地方的生態已經受到破壞,雙減技術是在不影響品質和效益的前提下通過技術手段,比如說減肥料,那就要了解這個桃樹、這種作物的需肥規律,然后在這此基礎上,改變施肥方法,比如說原來我們施一百斤肥料,樹的利用率可能就是二三十斤,而其他那些就上天或入地了,現在有一些緩施肥技術,讓肥料不輕易的上天或入地,讓桃樹慢慢的來吸收,這樣不久吸收量多了,總量是一樣的時候,肥量就減少了,就是這樣,還有呢就是我們改變一些耕作制度,過去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果園都是特別的干凈,我們管那種叫衛生地,一根草不長,但有些雜草,對果樹來講它是有益的,當我們施肥時,除了樹吸收的一部分,上天、入地那部分肥料,讓這些草給截流了,而這些草死了以后再還給樹,在節肥方面呢,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做到很多的減少肥料施用量,而不減少品質,或者說不降低品質。關于這個農藥,同樣是這樣,因為我們很多果園的生態平衡遭到了一定的破壞,造成害蟲大面積的爆發,因為平衡上的破壞,所以盡量把果園的生態環境給它修復一下,讓以蟲制蟲,首先在生態環境中要減少蟲的發生,害蟲的發生,這樣我們就可以少用藥了,還有一些其他的辦法,就是不是非得打藥才能除蟲,比如說一些物理方法,我們說最簡單有一些比如說蝸牛吧,這蝸牛夏天會爬上樹吃果子,吃了有一個坑就沒有用了,就像樹干上打一個小裙子一樣,蝸牛就爬不上去了,它不可能翻過去上去,我不用藥治問題,我就把問題治了,還有一些利用生物手段,就是通過一些性激素或者干擾素,就是讓這個蟲子他們兩個,沒辦法結合產生下一代,就是讓空氣中可能都彌漫著雌蟲的味道,讓雄蟲找不到雌蟲,這樣呢它產生后代的機會就減少了,但是這些手段都是在我們逐步認識中應用的,只要當我們實在控制不住的時候,才用農藥的手段來控制,選擇農藥的時候盡量選擇這種用量少、低毒高效的,最后我們要談到的一個是什么呢?果園是一個生態園,不需要做一些破壞自然條件也能生產出好果子來。
記者:您覺得咱們秦安的和全國各地的桃子比起來,它有什么特色?
姜全:秦安的桃在西北來說,它是一個集中產區,一個是規模,這個規模也本身就是個特色,第二就是品質好,吃起來特別香,另外就是我們談到的,因為這個地方干旱少雨,干旱少雨本身病蟲發生的就比較少,所以我們這邊的果子用藥會更少,更安全,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既好吃又安全。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地方的桃,主要特點就是規模大、品質高、綠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