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日,秦安縣成功舉辦了現代果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暨助農增收技術培訓會,邀請到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韓明玉,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姜全,正大集團北京正大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力剛,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發林等專家作了專題講座。期間,秦安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縣廣播電視臺,圍繞果品產業發展、果品銷售等方面問題,對各位專家進行了深度專訪。
提高品牌價值 創新營銷模式
——訪正大集團北京正大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力剛
![](/Files250/BeyondPic/2016-5/29/1605281628ce3ec381fd10888e.jpg)
記者:左經理你好,請您談一談你對秦安果業的第一印象。
左力剛:談道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其實我都五十多歲了,還是第一次來秦安,沒想到來這兒這么短的時間,得到的信息量這么大,特別是對這兒的自然風景,種植果業的自然條件,還有這里的廣大農民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建設了這么大的一個水果專業產區,取得的成就使我非常震驚,印象非常深刻。
記者:那么對照北京正大集團果樹標準化基地建設,對秦安的果樹標準化建設,您能不能具體的談一談您的建議。
左力剛:來到秦安,我看到了讓人高興的是,國家桃技術體系的桃實驗站,我們做水果,首先離不開科技,這個試驗站代表全國乃至全世界做高品質的桃的品種、栽培方式、生物防護等一系列的技術,深入到了這個,說起來有點偏遠,但是又非常的有自然優勢的這個地區,讓我感到這個地方非常有希望,有這么一個技術支撐,讓我們將來的產品能達到國際水平,有了很好的保障,這是我非常感到欣慰的事情,第二個就是說在整個生產組織這方面呢,我覺得這邊的自然條件是很明顯的,但是在其他方面還有一些不足,總體上來看土地細碎化還是有一些特點,總體來講沒有大片的林地,這樣的話呢,我們就會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概念,大家都知道,不管什么商品一說手工作業就很值錢,那我們秦安的蜜桃不就是手工作業的嗎,所以我們應該把我們的手工桃這么一個特色通過商品化運作推廣出去,這就要求在整個生產過程當中,要走高檔化、禮品化的模式,通過我們的這個小塊的,全民都做桃的這個理念,把這個小塊、手工經營之前的劣勢變成我們的優勢,給我們的消費者更加喜愛的產品,這是我在技術支撐和因地而宜的生產方式上,我的一些感想。
![](/Files250/BeyondPic/2016-5/29/160528162893a7173d8dea6ece.jpg)
記者:從現代果品經營理念看呢,秦安的果品營銷還應該做那些方面的工作呢?
左力剛:秦安的果品營銷總體上我看做的還不錯,在政府的大力的支持下,在我國桃產業技術支撐下,在我們辛勤農民的精耕細作下,我覺得能達到一個和高檔市場對接的基礎,那么剩下來的是怎樣全面的進入銷售體系。我覺得我們秦安的桃子總產量不是最大的,由于他的自然條件和特殊的生產方式,我認為能生產出最好的桃子,那這個最好的桃子要進入到總體的品牌化的運作當中,形成全國的這個精準銷售的循環當中去,比如說現在風起云涌的電商,這樣的化呢我們就很容易去掉了中間環節,把我們這個桃子直接用B2C的方式,到達了每一家每一戶的手中。這個對我們面臨著又是一個新的挑戰,我也看到了我們這邊的果品加工的企業很多,有的企業也自己深入到了內地,進行了這種品牌化的運作,這也是非?尚械,但在產業化、產業鏈、利益鏈的延伸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欠缺。我想能不能讓農民在整個在生產過程當中和整個在市場的品牌的議價能力上進行再次分配;能不能一體化,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果農生產出來的的桃子呢一個價我就賣掉了,但是我能不能保證基本價格的情況下,把我們的優質桃到市場上再變成一個更優質的商品,讓他再分享一下市場品牌帶來的價值,這個是我思考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應該把產業鏈再一體化的延伸,比如說在采摘過程當中科技性的條形碼,每家每戶交來,都有一個標記,把這些標記統一起來,變成一個集團化的銷售,跟我們在大城市的消費緊密相接,讓他們一看就知道是哪個地區的,誰家的,使我們的果農為更好的追求品質有這種熱情和責任感,這是我認為的銷售商做的很重要的工作,圍繞著這些呢,我們就需要品牌的、龍頭企業的、全產業鏈的、全利益鏈融合的這種做法,我也希望我們正大果業帶著這種意識、能力和格局來為我們秦安桃產業作出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