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日,秦安縣成功舉辦了現代果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暨助農增收技術培訓會,邀請到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韓明玉,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姜全,正大集團北京正大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力剛,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發林等專家作了專題講座。期間,秦安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縣廣播電視臺,圍繞果品產業發展、果品銷售等方面問題,對各位專家進行了深度專訪。
支持產業發展 助推精準扶貧
——訪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長王發林
![](/Files250/BeyondPic/2016-5/27/160527094927c27262eb1fef16.jpg)
記者:王所長你好,我們都知道你作為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多次來秦安指導桃優質、安全生產,對秦安桃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受蘋果高收益的影響,秦安的桃面積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你覺得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王發林:受蘋果總體效益的影響,桃的面積在全國范圍內、甘肅省范圍內、秦安縣范圍內出現了一定的面積下降的趨勢。我考慮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第一個方面這些年來受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影響,蘋果的效益比較高,桃的效益相對有所下降,影響了果農發展桃的積極性。另外一個方面秦安縣是咱們甘肅省桃發展歷史比較長的一個縣,栽培面積也比較大,經過這二、三十年的發展,有些老的桃園出現了生產力下降的趨勢,這些年實際上也是一個結構調整的過程,有些果農挖掉了老桃樹,桃園面積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第三個方面就是市場對桃果的需求出現了一些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品種結構調整進程和速度比較緩慢。
記者:近幾年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吃油桃、蟠桃,那你覺得對于秦安來說適宜種植哪些品種呢?
王發林:桃的品種類型非常豐富,全國栽培面積最大的就是咱們的普通桃,就是當地老百姓說的毛桃,像咱們秦安縣的北京七號、秦王桃、倉方早生都屬于毛桃,隨著品種育種技術的提高,品種的類型也逐漸豐富起來,包括油桃、蟠桃類型也非常多。我們在十二五期間,在國家成立國家現代農業技術桃體系以后,蘭州試驗站把咱們秦安縣作為一個重點示范縣,在興國鎮的高坪建立了一片品種區域示范園,十二五期間引進了72個品種,每個品種都經過三年的系統的觀察,篩選了一批適合咱們秦安縣發展的油桃和蟠桃品種。比方說油桃品種有甘肅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選育的隴油桃一號,隴油桃二號;還有北京林果所選育的瑞光33、39、41,還有我們上海原林果花卉研究所選育的滬002、滬004等這一批品種現在已經在我們秦安縣示范推廣。這些品種里有早熟的、中熟的、中晚熟的,將來根據我們秦安縣的市場需求和老百姓的種植需求可以選擇發展。蟠桃也是近幾年在全國范圍內逐漸發展的品種,這個品種比較特殊,市場消費也比較受歡迎,種植面積在全國范圍內也是比較小的,秦安縣要選出適合當地品種,擴大種植面積。
![](/Files250/BeyondPic/2016-5/27/1605270949bb99a2e7616b3a6a.jpg)
記者:王所長那么針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咱們蘭州桃試驗站從秦安桃產業發展方面,下一步將做哪些工作?
王發林:農業部成立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也是結合咱們全國的扶貧工作,選了14個片區開展扶貧工作,我們秦安縣屬于六盤山片區,有幸被農業部列為桃產業下一步要支持的縣,我們最近也在做這方面的前期準備工作。我想在秦安縣桃產業支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主要做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第一方面我們利用在十二五期間篩選出的一些優良品種,研發出來的一些新技術,在秦安縣貧困的鄉、村建立優良品種配套技術相結合的現代化示范園,這個示范園建立的目的是帶動我們秦安縣整體桃產業技術升級換代,提高效益。第二個方面,通過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對廣大種桃的果農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和素質,從而提高我們的單產水平和效益。第三個方面,我們想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進行一些支撐,比如說從采前、采中、采后產業鏈過程中做一些研發,因為秦安縣是我省桃的主產區,每年對外銷售的桃果也不少,在冷鏈系統過程中有些技術環節還需要進一步研發,在運、銷和冷藏過程中減輕它的損失,這也是帶動咱們產業發展的方面。下一步我們將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要求,發揮我們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技術方面的優勢支持秦安果品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