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年以來,全縣廣大團員青年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有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自覺投身脫貧攻堅實踐,勇擔時代使命,在各自工作領域,奮發作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青春力量。今年“五四”期間,秦安縣選樹表彰了一批先進典型,并授予他們“扶貧攻堅青年標兵” 、“扶貧攻堅優秀青年”稱號。從即日起,秦安縣委外宣辦和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青年標兵】專欄,對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全方面宣傳報道,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在扶貧一線奮力作為
——記秦安縣勞務辦干部崔小兵
秦安縣勞務辦干部崔小兵是中山鄉縣灣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一到村上,村民們大老遠就和他打招呼。“如果幾天沒見到他,就有村民到村委會來問崔書記去哪里了?崔書記是不是調走了。”縣灣村村民李秀春性子直爽,毫不吝嗇地表達出村民對崔小兵的特殊感情。在近日舉行的秦安縣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暨優秀青年表彰大會上,崔小兵榮獲秦安縣“扶貧攻堅優秀青年”光榮稱號。
“剛開始來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縣灣村一名老黨員說:“那時候一邊是黨員干部的質疑,一邊是村民的不信任。”2015年7月,縣勞務辦辦公室主任崔小兵被選派到縣灣村掛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初到村里,卻并不被看好。
“我以為駐村干部無非是擺擺樣子,走走過場。沒想到他還真是彎下腰每天和村民在一起,日曬風吹,想的也盡是村里發展的事情。”一位群眾說,“一個白凈的小伙子硬是曬得黢黑黢黑的。”
從駐村之日起,崔小兵就駐扎在村址里和村民一起吃住、一起謀劃、一起勞作,田間地頭、村頭巷尾,隨處都可以看到崔小兵的身影。到任第二天,崔小兵就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逐個座談了解情況,隨后對村“兩委”工作進行了細化和分工,逐漸形成了上班簽到考勤、工作清單制、干部績效管理常態。村“兩委”干部工作作風得到了根本轉變,多次受到了上級組織的褒獎。
筆者通過與崔小兵的交談得知,縣灣村發展面臨最大的瓶頸問題是產業結構單一。根據這一癥結崔小兵對癥下藥,他多方爭取聯系,積極爭取扶貧項目。崔小兵先后為村里爭取到慶陽林果局援助的2000株優質矮化富士種苗和康縣林果局支持的矮化花椒種植修剪技術項目。通過對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大力推廣,目前縣灣村種植矮化蘋果400畝,種植矮化花椒200畝、藥材柴胡200畝、新品種脫毒土豆100畝,為縣灣村林果產業多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解決散戶經營抗自然災害能力差和規模小的問題,在他的協助下縣灣村首個農村農資產業合作社和縣灣村村級資金互助社成立了,這對于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實現致富脫貧意義重大。
一年來,崔小兵真幫實干、真蹲實駐,傾聽民意、訪貧問苦,與當地干部群眾打成一片,不僅住在百姓身邊,更駐進了百姓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