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年以來,全縣廣大團員青年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有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自覺投身脫貧攻堅實踐,勇擔時代使命,在各自工作領域,奮發作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青春力量。今年“五四”期間,秦安縣選樹表彰了一批先進典型,并授予他們“扶貧攻堅青年標兵” 、“扶貧攻堅優秀青年”稱號。從即日起,秦安縣委外宣辦和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青年標兵】專欄,對他們的先進事跡進行全方面宣傳報道,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現代農業發展的領頭雁
——記秦安縣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張君芳
![](/Files250/BeyondPic/2016-5/11/1605111449ac38279a13e6866c.jpg)
他是農民的兒子,根植農村,兩年前,他憑著自己的耐力和膽識,大膽創立果蔬專業合作,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經過艱苦努力,目前,他的合作社以為幾百名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合作社產值正在逐年增長,他就是秦安縣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創辦人張君芳。
2013年,他看到家鄉農業普遍經營粗放,效益低下,農民勞苦一年確無法獲得滿意的收益。他經過深深思考,決心投身農業,從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開始,轉變農業生產發展方式,組織帶領農戶走現代農業發展路子。2014年,他成立了秦安縣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隨后開始了流轉土地、規模建棚、發展設施蔬菜和標準化果品基地的艱苦創業過程。時至今日,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通過“統一種植品種、統一種苗供應、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銷售”的方式,在五營鎮雒塬村規模流轉土地1000畝,建成了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基地年培育蔬菜優質種苗300萬株,生產蔬菜250萬公斤,年銷售收入320萬元,合作社社員比當地農民年增加收入30%以上。張君芳成為創新經營體制、推動規模經營、引領秦安現代農業轉型跨越式發展的典型帶頭人。
心系農民朋友 創辦經營實體
秦安縣人多地少,干旱少雨,改革開放以來,辛勤的秦安人民堅持做土的文章,發果樹的財,在貧瘠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務作果樹蔬菜。但是,廣大農民都是分散式傳統經營,耕作粗放,效益低下,辛勤勞作一年,收入卻不見增長。張君芳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經過深思熟慮,認為沒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廣大農民的產品就很難和市場銜接起來,為了助農增收,他決定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把千家萬戶分散的經營方式統一起來,實現組織化生產銷售。2014年,秦安縣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截止目前合作社共有股東105人,集中流轉土地1000畝,涉及農戶280戶,投入資金已達2000萬元,建設成集規模化建園,高原夏菜基地,日光溫室,鋼架大棚,旅游觀光,實用技能培訓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現代園區。合作社現有管理人員10人,技術員6人,合同工20人,臨時工86人,有力的吸納了相鄰各村的閑散剩余勞動力,增加了農民們的經濟收入,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五營鎮及全縣新型農業社會服務化體系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超前謀劃發展 創建農業園區
合作社成立了,但張君芳沒有滿足于簡單的物資供應、收購營銷。他深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里,如果沒有超前的意識、創新的理念,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和農業園區,終究會被市場淘汰。由于他思想意識超前,于是謀劃建立以果蔬生產經營為主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他在五營鎮的邵店、雒塬、趙宋3村,集中流轉土地1000畝,涉及農戶280戶,投入資金達2000萬元,建成了一處集蔬菜集約化育苗、設施蔬菜生產、設施油桃生產、標準化蘋果基地建設為一體的農業園區。園區目前建成6米寬沙化網狀產業路2.7公里,30千瓦高揚程灌溉設施,下水口布滿各地塊,水資源有了保障;占地為一畝的冬暖棚10座,占地0.8畝的春秋鋼架棚80座;大櫻桃園50畝,優質富士、五代紅星系列、俄矮蘋果350畝,新品東方紅等大桃30畝,高原夏菜180畝,引進新品種鄭州研究院中油桃20棚;甘肅金隴1號油桃5棚。七寸紅辣椒20棚,圣女果2棚,毛粉802西紅柿5棚,東圣13西紅柿5棚,中研盛峰608F1黃瓜10棚,蘭雜二號茄子10棚;育苗棚20棚,陜抗5號、農科大6號、紅冠龍等西瓜共50畝。試驗新品種航育太空1號黃瓜3棚,卡瑪F1Akama西紅柿3棚,天則冬粉壹號F1西紅柿3棚。園區已成為帶動秦安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示范基地。
![](/Files250/BeyondPic/2016-5/11/1605111450a826ca0db4523cff.jpg)
堅持讓利于民 促進農民增收
張君芳創建的秦安縣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目前日益發展壯大,2015年銷售收入320萬元。但他追求的不單單是合作社的發展壯大,他更關心的是廣大農民的增收問題。為此,他一方面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吸納當地農民就業,年用工人員達到100多人,不管是固定職工,還是季節性用工,他堅持高報酬,直接使務工人員脫貧致富。他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為雒塬村無償投資5萬元興修通鄉沙化道路一條,連續3年資助兩名貧困大學生3.6萬元。但更重要的是,他發揮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目前合作社發展社員達到了105人,并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民工+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了雒塬、張塬、邵店、蔡河等村1100多戶及周邊鄰鄉鎮各村園林愛好者的前來單人或組團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開展蔬菜和果樹種植,既增加了農民們的經濟收入,又幫他們學到了先進的田園管理技術。尤其是在設施農業推廣,新品種引進,規模化管理運行上做出示范帶頭作用,對培養當地懂技術、會管理果蔬技術方面的農民將發揮重要作用。而合作社的盈利,全部成為全體合作社成員的收入,2015年,合作社社員人均收入普遍比當地農民高出30%以上。
談到未來,張君芳表示,要在該區域建成一處綜合型的大地灣生態農業觀光科技示范園,示范園將成為一個融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態農業觀光科技示范園,將推動秦安縣農業發展由追求數量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由傳統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由依靠物質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由粗放耕作方式向循環發展模式轉變,逐步形成產業優勢明顯、經營方式集約、發展可持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