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秦安縣西川鎮雒堡村的油桃種植大棚,大棚內油桃掛滿枝頭,桃香灑滿整座大棚。“我這棚油桃估計有1000多斤,去掉成本,純收入1萬元沒問題!”望著一棵棵掛滿果實的油桃樹,村民雒貴祥喜滋滋地說。
據介紹,為了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增加農民收入,2009年,雒堡村“兩委”班子專門聘請種植油桃的技術人員來村授課,引導農民嘗試大棚種植。據了解,在大棚里種植油桃,不但可以有效防御冰雪霜凍等低溫災害,還可以增產一倍以上。由于比普通油桃的上市周期縮短30-40天,錯開了銷售高峰期,油桃的價格至少可提高50%以上。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全村共建油桃大棚18座,種植技術在該村已日漸成熟。
為讓油桃提前上市,雒貴祥還得意地講述了他科技務樹的方法。保持棚內溫度,每天早上8時,將保溫墊子收上去,大棚內接受陽光照射,到了下午4時左右,再把墊子放下來,保持棚內溫度不會過快降低。筆者還注意到,在這個占地大約不到一畝的種植大棚內,所有的桃樹都經過統一修剪和護理,保持在2米高左右,樹形采用二主枝“Y”字形和主干形,這樣既方便采摘,也不用擔心過多的樹冠分流營養。大棚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掛上了溫度計,方便實時監測。
“因為氣候的關系,今年油桃的成熟期提前了,4月初就能上市了。”看著即將成熟的油桃,雒貴祥掰著手指頭為筆者算起了賬,“一個棚產量按500公斤計算,價格若和去年差不多,賣個1萬元不成問題。”雒貴祥對今年油桃的收成充滿了信心。目前,全縣有設施水果桃棚417座,面積404畝,產量389噸,產值838萬元,其中二代日光溫室392座,面積392畝,產量371噸,產值802萬元;塑料大棚25座,面積12畝,產量18噸,產值36萬元,日光溫室桃栽培的進一步發展,打破了傳統露地栽培的方式,為果樹設施栽培生產提供了科學的成功經驗,是緩解全縣人多地少矛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農業增收的有效途徑。(通訊員王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