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二五”期間,秦安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牢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政策措施,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預期目標,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等得到較快發展,城鄉面貌得到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為展示這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從即日起,秦安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輝煌十二五》專欄,推出系列報道,總結經驗,發揚成績,鼓舞全縣人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輝煌十二五】
秦安:做大做強林果產業助農增收
每當秦安果品成熟季節,無論是清水河、葫蘆河畔,梁峁溝壑區,還是標準化果園內……在全縣大大小小的果園里,人尚未走進,便可以聞到陣陣撲面而來的誘人香味;果園里蜜桃、蘋果相繼成熟,一撥接一撥的游客盡情品味著優質桃的濃郁香甜,一輛接一輛的運輸車滿載著果實駛向四面八方。
“十二五”期間,秦安縣不斷擴大林果基地規模,廣泛應用先進技術,逐步更新果樹品種,延伸產業鏈條,加強果農培訓,發展品牌創建,不斷加強果品宣傳推介力度,使果品產業發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至2015年底,全縣林果總面積90.93萬畝,掛果面積59.46萬畝。其中:蘋果面積61.37萬畝,掛果面積30.7萬畝;桃面積10.25萬畝,掛果面積9.45萬畝;花椒面積16.85萬畝,掛果面積16.85萬畝。
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秦安縣堅持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發展的原則,以發展無公害、綠色果椒生產基地為重點,高起點、高標準建立了葫蘆河流域優質桃、新紅星系列優質蘋果,清水河流域優質紅富士,淺山干旱區優質花椒、高山適宜區干果經濟林5個特色林果生產基地。至2015年底,全縣林果總面積90.93萬畝,全縣人均林果收入4782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2%。在發揮區域優勢,突出地方特色,進行優質無公害化果品生產的同時,結合全省優勢產業扶持項目和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開展標準化果園和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先后實施了秦安縣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秦安蜜桃產業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等2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項目,蓮花鎮馮溝村國家級蘋果、葉堡鎮牌樓村、王尹鎮包全村省級“果畜沼”等20個蘋果標準園創建、劉坪鄉何灣、王尹鎮孫灣等2個蜜桃標準園創建和安伏鎮水泉等3個花椒標準園。
先進技術廣泛應用。“十二五”以來,累計完成果樹修剪344.13萬畝,果園配方施肥326.13萬畝,冬春澆灌43萬畝,果樹清園耙磨352.58萬畝,疏花疏果196萬畝,完成果實套袋30.53億個;全縣共布設蟲情測報點60處,建立防治示范園58處,確定測報記錄人員58人,累計懸掛以梨小食心蟲、蘋小卷葉蛾為主的性誘劑7.75萬個,懸掛粘蚜板9.75萬片,纏綁誘蟲帶9萬條,安裝太陽能殺蟲燈320臺,發放果樹傷口愈合劑9000瓶,發布蟲情測報信息24期;防霜機、煙霧發生器、防雹網、果園收獲保險等防災減災措施示范推廣,至2015年底,全縣共安裝果園防霜機40臺,果園煙霧發生器600套,修建防霜窯500個、搭建果園防雹網100畝,配合人保財險公司完成果品收獲保險40895.26畝;加強果園新科技應用,配套土壤養分檢測儀器、自動氣象站、物聯網系統和“互聯網+秦安蜜桃”系統。通過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應用,全縣優質果品率達到65%以上,果樹病蟲害的發病率和復發率控制在3%以下。使全縣果品在國內外果品市場的競爭能力不斷提高。
產業鏈條內延外擴。“十二五”期間,依托林果資源優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投入,狠抓以果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建設,積極扶持發展以果品貯藏、果汁生產、花椒加工等為主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成了秦安長城果汁廠、甘肅泰達包裝印務、天水冠源果業、盈動果袋生產廠等果品深加工、流通企業54家。建成果品冷藏庫68座、各類簡易果窖11798個,年貯藏果品32萬噸。同時,大力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縣共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98個,發展果業家庭農場44個,建有果品專業市場28個,果品經紀人2200多人,提高了農民進入果品流通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建成縣政府網果品行情信息平臺、秦安農業綜合信息網、甘肅移動ADC管理平臺電子信息系統等網絡信息平臺,初步形成了產、貯、運、銷為一體的果品產業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林果產業化發展。
果農培訓日漸加強。“十二五”以來,圍繞果品重點產業建設項目,邀請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和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多次舉辦了果樹大型培訓班。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依據果樹生產的關鍵季節深入鄉、村、組農戶,開展了鄉不漏村、村不漏戶的拉網式技術培訓。在發揮區域優勢,突出地方特色,進行優質無公害果品生產的同時,把科技培訓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作為提高果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果農收入的關鍵措施來抓,圍繞“兩蟲三病”的統防和“活動”工作,全面普及高新技術,采取理論講授與現場示范操作相結合的方法,累計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1710期,培訓果農15.84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9.95萬份(冊)。通過培訓,為果樹生產重點鄉、村培養出一批新型的懂科學、善管理、會經營的“明白人”,新技術覆蓋率和果農素質明顯提高,并通過他們的示范與帶動,全面普及提高了果園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間,39名農民技術員被評為市級果樹農民技師,790名果農被評為農民技術員職稱。同時,依托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村級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社140個,聘請農村專家服務隊8人,農技服務員164人,重點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品牌創建蓬勃發展。十二五”期間,秦安果品多次獲得獎勵,在2012年甘肅省名優蘋果鑒評活動上,秦安縣選送的蘋果俄矮二號、天汪一號、金冠、惠民短枝榮獲三金一銀大獎,其中俄矮二號、天汪一號榮獲元帥系金獎,金冠榮獲金冠及其它品系金獎,惠民短枝榮獲富士系金獎;秦安蘋果、秦安蜜桃榮獲100個“2012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秦安蜜桃倉方早生在“2013年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蒙陰杯’全國賽桃會”上榮獲銀獎;2014年9月,秦安縣被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桃之鄉”;在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4年價值評估中,秦安蜜桃品牌價值為8.08億人民幣;2015年6月,在西安舉辦的首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上,秦安蜜桃榮獲“2015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稱號;2015年7月,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辦的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第五屆桃學術年會暨“寧波杯”賽桃會上,秦安縣選送的倉方早生、沙紅桃分別榮獲金獎和銀獎。同時,完成秦安蜜桃、紅富士蘋果綠色食品A級標準認證和大地灣牌商標續展。
果品推介不斷加強。“十二五”期間,秦安縣高度重視果品宣傳工作,先后舉辦了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屆秦安蜜桃鑒評會、國家蘋果產業體系發展論壇暨技術培訓會、山東省濟寧市投資環境說明暨果品推介會,參加了2012年中國?平涼金果博覽會、2012年甘肅省名優蘋果鑒評活動、2014年天水花牛蘋果宣傳推介訂貨會和多屆全國名優果品交易博覽會。配合秦安縣雪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在蘭州建立了花牛蘋果對外營銷窗口,與新疆成紀東寶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建立甘肅秦安特產直銷店。在310國道秦安段神明川村、連霍高速定遠鎮入口處、西寶高速1093公里處建成“秦安蜜桃”大型廣告宣傳牌各1處。同時,及時通過電視臺、報刊、網站等新聞媒體對外宣傳推介,通過中央電視臺七套農業頻道宣傳了秦安蜜桃、秦安蘋果;多次在省、市、地方的電視臺及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上對秦安果品進行了宣傳;依托“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務平臺,建成“秦安蘋果”、“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等多家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