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心聚焦 從實處著力
——2015年秦安縣基層黨建工作綜述
突出黨內激勵關懷幫扶著力增強黨建活力
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是傳遞黨的溫暖,營造黨內和諧,既體現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又體現對黨員的尊重關愛,因此,堅持激勵、關懷、幫扶三者的有機統一,突出重點、形成合力,注重結合實際區別對待,對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辦法,是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
2015年,秦安縣圍繞增強黨員意識,通過“設立五項基金、建立五項制度”,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努力形成“政治上關心、精神上慰藉、生活上照顧、事業上幫扶”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新格局。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黨內激勵機制、黨內關懷機制、黨內幫扶機制。
黨內激勵機制讓黨員有榮譽感
設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獎勵基金。每年拿出10萬元,表彰50名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對被中央和省委授予榮譽稱號的,頒發“‘七一’先鋒獎章”。對在突發性事件中和在本職崗位上作出突出貢獻的,授予單項榮譽稱號。建立老黨員榮譽證書制度,為黨齡50年以上的黨員頒發“光榮在黨”榮譽證書。
黨內關懷機制讓黨員有歸屬感
設立老黨員生活關愛基金。每年拿出50萬元,對年滿80周歲的農村黨員和未享受離退休待遇的城鎮居民黨員,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50元,同時對孤寡老黨員免費安裝呼叫器。每年拿出30萬元,為7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黨員代繳合作醫療,每年拿出120萬元,補助城鄉和企業生活困難黨員。建立黨內談心談話制度,開展黨員取得成績時必談、思想困惑時必談、工作困難時必談、生活困境時必談、發現苗頭性問題時必談、受到批評或紀律處分時必談等“六必談”;建立走訪慰問制度,開展重大節日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意外必訪、遇到困難必訪、思想波動必訪、作出貢獻必訪等“六必訪”。
黨內幫扶機制讓黨員有認同感
設立生活困難黨員幫扶救助基金和黨員創業基金。每年拿出20萬元,用于補助生活困難的黨員;每年拿出30萬元貼息資金,貸款300萬元,扶持100名黨員創業。建立黨員教育管理制度,以縣鄉黨校、遠程教育站點、黨員活動室為主陣地,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培訓,并建立流動黨員微博、QQ群,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建立黨內結對幫扶制度,積極開展黨組織結對共建、黨員結對幫扶、黨員志愿服務等活動,促進黨組織資源共享、黨員作用充分發揮。
老黨員李自紅經過幾年奮斗,開辦了自己的磚廠,他說:“黨組織的幫扶太及時了,原來一直打算給磚廠添一些新設備,以便進一步提升產量,但籌備資金的難度讓我一推再推,怎么也沒想到組織上還惦記著我這么一個普通的黨員,為我送來了貼息貸款。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化感激為動力,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吸收困難黨員到廠工作,為他們幫扶解困發揮自己應用的作用。”
策馬揚鞭再奮蹄,突破瓶頸激活力。一年來,秦安縣通過開展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活動,以“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貧、發展上扶業、教育上扶學”為重點,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以“部門幫村、黨員幫戶”為抓手,定時定點為老黨員送出關愛,做到黨員不脫貧、幫扶不脫鉤,真正實現“慰問一個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社會效應。至目前,已為981名困難黨員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00.5萬元;為1946名70歲以上老黨員代繳農村合作醫療23.352萬元;為567名80歲以上老黨員發放關愛資金31.821萬元,為100名創業黨員發放創業基金300萬元,貼息3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