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6/BeyondPic/2015-7/30/1507291721bd37edcf84dab49e.jpg)
按照精準扶貧要求,秦安縣結合自身實際,以“六個精準”為主線,以“減貧摘帽”為抓手,以3個特困片帶和193個貧困村為主戰場,“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相融合,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摸實情、制方案、建平臺,精準施策,聚焦發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推進精準扶貧措施全面落實。
![](/Files246/BeyondPic/2015-7/30/1507291721bda46eea8d77fdc9.jpg)
金融扶貧成效顯著。建立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在全縣范圍內大力開展免抵押、免擔保的精準扶貧小額貸款工程,為貧困戶落實小額信貸支持;充分發揮扶貧貼息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為今年整村推進項目村貧困農戶發放貼息貸款,落實扶貧貼息資金。積極舉辦政銀保企對接活動,與龍頭企業簽訂政銀保企貸款協議15.4億元,投入287多萬元對貧困戶的3.58萬畝果園給予保險補助,有效減輕了農戶損失和因災返貧農戶的發生;制定了“兩保一孤”團體意外附加重大疾病補充保險方案,并在王尹鄉率先開展試點,為切實解決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和農村孤兒罹患重大疾病或者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后因無力承擔個人自負醫療費用的困難創新了機制。
![](/Files246/BeyondPic/2015-7/30/15072917217ceebb52c0f2d5a1.jpg)
電商扶貧效果初顯。搶抓秦安被阿里巴巴集團列入“千縣萬村計劃”試點縣的機遇,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把發展電子商務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帶動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據不完全統計,至6月底,全縣通過電子商務為農戶購進的生產生活資料超過350萬元,節省農戶開支45萬元;在網上銷售果品等農特產品90萬元,為農民增收12萬元。
產業發展持續跟進。深入實施農業農村“四個一”工程,秦安蜜桃產業現代農業、千戶四坪梁流域蘋果高接換優、南部山區“五位一體”旱作農業、清水河農業綜合開發、北部山區富士蘋果、王鋪梁全膜種植等六大示范基地建設有序推進,完成頂凌覆膜7.53萬畝,秋覆膜5.16萬畝,推廣脫毒種薯15.49萬畝,預計夏糧總產達5.55萬噸,新建果品基地1.5萬畝,實施果園提質增效1萬畝,完成果實套袋6.4億個,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2個,輸轉勞動力10萬人,創勞務收入9.3億元。
![](/Files246/BeyondPic/2015-7/30/1507291721d81258360bb9c940.jpg)
民生保障不斷健全。“全面改薄”項目和行政村幼兒園已開工建設59所,縣婦幼保健院完成了行政科室搬遷,云山、中山、葉堡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主體完工,新農合“一卡通”全面有效使用,為89.2萬人次參合農民補償醫藥費用9715.7萬元。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鄉低保提標工作全面完成,為3259戶9217名城鎮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1484萬元,為20358戶69443名農村低保對象發放低保資金6134.6萬元,為3138名農村五保對象發放五保補助金707.9萬元,為486名孤兒發放生活補助128.4萬元,為25722戶115749人下撥救災款139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