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6/BeyondPic/2015-7/29/1507290915b0f77f40737d9455.jpg)
秦安縣緊盯發展形勢,搶抓政策機遇,堅持將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整流域片帶式開發為重點,以提高貧困群眾收入為目標,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扶持產業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配套,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縣情實際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扶持產業發展“改窮業”。 堅持“聯村盯節點、聯戶看增收”的幫扶理念,創新“一村一策、一戶一計”的幫扶模式,各單位立足產業發展實際,緊扣做優做精秦安蜜桃、秦安富士蘋果黃金名片,深入開展“培育產業促增收”活動,按照“政府扶持、農戶參與、產業支撐”的扶貧開發思路,產業與開發相銜接,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穩步提高群眾收入。近年來,新建優質果品基地13萬畝,打造千畝林果村228個,果品專業鄉4個、專業村128個,發展各類果品企業59家、專業市場20多個。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協會+基地+農戶”、“能人+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路子,創建雙聯產業示范基地1.5畝,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致富門路工程深入推進。至2014年底,全縣林果面積達90.88萬畝,實現果品收入23.32億元,人均達3700多元,創歷史新高。
![](/Files246/BeyondPic/2015-7/29/15072909150445d75edfb080b6.jpg)
加強技能培訓“拔窮根”。“扶貧先扶智”,堅持培訓農民與發展特色產業相結合,推進林果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標準化、市場化,整合農業、林業、扶貧等行業資源分層分類舉辦各類培訓4500多場(次),培訓農民25.6萬人(次),建立王尹蜜桃科技示范區等10個省市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培育和樹立科技示范戶1.5萬戶。依托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聘請農業科技特派員、村級技術服務員219名,建立村級農技協會60個,開展技術幫扶和示范創業行動,提升群眾增收致富的技能,形成了上有高端專家指導、下有田間能手幫助的技術培訓網絡全覆蓋。堅持培訓農民與促進轉移就業相結合,積極對接勞動力市場需求,采取“訂單培訓、定向輸出”模式,依托 “雨露計劃”培訓、陽光工程培訓等項目,以農職校、職業培訓中心、村級活動中心等為陣地,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400多期,培訓勞動力12.5萬人(次)。2014年,全縣輸出勞動力11.2萬人,創勞務收入15.9億元,人均2500多元,基本實現了“培訓一人,輸出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方”的目標。
強化基礎建設“換窮貌”。 堅持把幫扶重點放在發展鄉村公共設施和環境條件改善上,切實解決農村發展短板問題。省、市聯村單位銜接確定建設項目215個,落實項目資金8910萬元,實施了一批基礎性、公共性、民生性項目。累計協調“一事一議”項目資金4368.5萬元,硬化巷道120千米,硬化鄉村道路143.5公里,修建便民橋14座,建成省市縣級美麗鄉村12個,打造生態文化長廊工程110公里,安裝路燈500盞,栽植景觀樹2萬多株,建成小景點20處,建成公共文化活動場所15處,解決了一些最急迫、最現實的難題。雙聯行動開展來,村級陣地大幅提升改造加快,其中通過雙聯捐資850萬元新改建村陣地25個,捐贈辦公設備235套。拓寬產業路615公里、沙化路85公里、通暢工程479.5公里。全縣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2處,解決了310個行政村39.2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的問題。實施土地平整項目34個村7個鄉鎮,投入資金9489.35萬元,有效提升了農村發展后勁。
![](/Files246/BeyondPic/2015-7/29/15072909150e33b88e79eb0551.jpg)
加大社會幫扶“破窮障”。 著眼于壯大雙聯工作幫扶力量,積極探索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延伸幫扶觸角。在省級牽頭領導和組長單位省林業廳的積極協調下,簽訂了《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參與支持政協甘肅省委員會開展秦安縣隴城鎮略陽村雙聯行動框架協議》、《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參與支持甘肅省林業廳開展秦安縣王尹鄉姚溝村雙聯行動框架協議》,設立雙聯幫扶基金300萬元,建成了略陽和姚溝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省文物局積極聯系浙江省商慈善義工協會企業愛心人士,19名小義工與五營鄉羅灣村小學19名貧困學生一一結對,開展結對助學活動。縣勞務辦、果業局、商務局和扶貧辦等部門與華天集團、甘肅農業大學、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和天津塘沽新區鑒定了合作協議,支持發展勞動就業、科技培訓、電子商務和定點幫扶,加強了校地合作,建立了省內外力量和發達地區參與雙聯行動結對幫扶新模式。同時,發放雙聯惠農貸款5885萬元、牛羊產業貸款1070萬元、蔬菜產業貸款1490萬元,“中和農信”無抵押小額貸款193萬元,建立產業發展扶貧互助社30個,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301個,流轉土地14萬畝。實施整村扶貧推進項目78個,實施整鄉扶貧推進項目4個,使118個貧困村、9.8萬人脫掉了貧困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