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秦安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進精準扶貧,扎實開展雙聯行動和“五項爭創”活動等方面,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為了宣傳典型,學習先進,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在建黨94周年之際,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先鋒引領》專欄,宣傳報道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典型事跡,進一步激勵全縣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做貢獻,同步小康當先鋒,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新秦安凝聚強大力量。
【先鋒引領】
致富路上的領頭人
——記天水市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桑自國
![](/Files245/BeyondPic/2015-6/26/15062610494d0967edf9cbcc61.jpg)
6月24日,在全市召開的慶祝建黨94周年座談會暨先鋒引領行動表彰大會上,秦安縣蓮花鎮桑川村黨支部書記桑自國榮獲全市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
自2008年擔任蓮花鎮桑川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桑自國帶領支部一班人,按照“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從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入手,以提高服務能力為目標,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促農增收,推動了全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因為積極工作,大膽創新,成績突出,受到了廣大村民的一致贊許。先后獲得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全縣優秀村干部、政法綜治工作先進個人、“雙擁”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所在的桑川村也多次受到省、市、縣表彰。
造福于民,加大基礎實施建設。桑川村群眾行路難的問題非常突出,每逢雨雪天,道路泥濘難行,村民們對此苦不堪言,多次向村“兩委”反映,桑自國這位村上的大忙人,就像一位接受命令的將軍,又開始了新的征程,在他的積極爭取下,全村巷道通過“一事一議”項目,經過三年的努力讓群眾徹底擺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狀,如今,群眾走在寬闊筆直的水泥路上,心里連連夸贊他是村上的“好書記”。
以前在桑川村流傳著一句口頭禪:村里光禿禿,滿村不見一棵樹,平時無雨地冒煙,一場天雨土石翻。為改變這一現狀,桑自國帶領村“兩委”成員在全面摸清底數的情況下,積極爭取農村環境衛生連片整治項目,并發動黨員群眾,在村內植樹綠化、安裝路燈、鏟除垃圾……。通過與全村黨員干部群眾的辛勤努力,為村莊公路沿線栽植了風景樹200余棵,安裝垃圾收集箱36個,亮化、美化了村容村貌。在短短的三年內,桑自國積極爭取危房改造項目,動員農戶新建住房達22戶,使全村85%以上農戶住上了一磚到底的新房。建成了投資600多萬,占地15畝的桑川村文化廣場。隨著桑川村文化廣場的建成,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一度高漲,2014年桑川村又被列為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在省市縣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改舊村、建新村,經過他的努力,一個平安、富裕、和諧、美麗的新桑川展現在大家面前。
重視教育,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他看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于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沒有知識,發展是一句空話,要重視教育,就要力所能及的支持教育,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和教師們談心,有什么困難,盡量幫助解決,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他曾承諾,在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期間,每逢“六一”兒童節,他用自己的錢,為同學們購置鋼筆、筆記本等獎品,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錢雖然不多,但足以體現出他對教育關心和重視。桑川小學校門及圍墻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在他的努力協調下,解決了2.6萬元(自籌5000元)的學校維修資金,桑川小學大門及60多米圍墻得到了全面改善,為全村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強化技能培訓,帶領群眾發展致富。桑自國同志作為桑川村支部書記,始終把如何提高群眾收入,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支部的一項重要工作,從提高群眾科技素質入手,以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為契機,邀請市、縣果樹專家,采取專題講座和現場指導的方式,積極組織全村果農、種植能手、種植大戶,重點在果園管理、果樹栽培、果樹修剪等方面舉辦培訓班6期,培訓果農800人(次),使廣大果農的科技水平得到提升,為果品基地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農民增收渠道單一,全村僅以蘋果種植、勞務輸轉為支柱產業,如何拓寬渠道能讓農民增收致富這是他常常思考的問題。他經過走訪調研,結合村情,提出了借助大地灣古遺址旅游開發的東風、“蘭州戰役”彭德懷元帥率部駐扎桑川的史實,開發“紅色旅游產業”,興辦農家樂,建立生態家園的設想,得到大家一致的肯定,目前正在規劃和申報項目之中。
桑自國就這樣用他樸實無華的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