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秦安:農村春節(jié)“老三樣”的變遷
“喝酒打牌連軸轉,孩子盯著電視看”說到過年,家住秦安縣王尹鄉(xiāng)尹川村的尹福順告訴記者,這是以前過年的真實寫照!叭欢衲赀^年發(fā)現(xiàn)了很大變化,喝酒、打撲克、看電視的春節(jié)‘老三樣’已經漸漸‘失寵’,鄉(xiāng)親們有了新喜好!
喝酒的少了,喝茶的多了。
50多歲的李國順是郭嘉鎮(zhèn)槐廟村的村民,年底他買得最多的不再是煙酒,而是茶葉。
“以前日子緊,各家各戶到了過年才舍得買幾瓶酒,待客時又怕自己招待不周全,所以就使勁勸酒。”李大爺回憶,“前些年,過年的時候喝酒都喝怕了!鄉(xiāng)親們都很‘實誠’,不喝酒就是不賞臉,所以就硬著頭皮喝,喝完要好幾天才能緩過來!
“現(xiàn)在觀念變了,喝倒不算好,聊好才算好。”李大爺說,對開汽車來拜年的后輩,他就一句話:“喝酒別開車,開車別喝酒!闭f完,他笑呵呵地拿出準備好的綠茶,“年輕人愛喝這個,來,你也嘗嘗!
鎮(zhèn)上的幾家超市老板也向記者反映,以前最受歡迎的年貨是白酒和下酒菜,現(xiàn)在茶葉、牛奶、土雞蛋賣的一點也不比白酒差。
![](/Files244/BeyondPic/2015-2/22/20150221092002780.jpg)
打撲克的少了,忙農活的多了。
正月里本是農民最清閑的時段,辛苦了一年的鄉(xiāng)親們總算可以好好歇歇。按照農村以往的慣例,村民們過節(jié)的方式不外乎打打牌、喝喝酒、嘮嘮家常。然而,秦安縣興國鎮(zhèn)鄭川村的靳志強卻是忙碌在自家的果園里,鄉(xiāng)親們聽聞,都跑來“圍觀”。
“哪有時間打撲克?有那時間我就看靳老師剪樹去了!庇浾邚拇蹇谂鲆妱倧墓麍@回來的村民鄭輝,他樂呵呵地說道,“靳老師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修剪果樹的高手,他一邊修剪一邊講解,還幫我們解答疑問,跟他學習,不僅能學習一些實用技術,而且還能增長見識。”
近兩年,鄉(xiāng)親們的過年方式發(fā)生了變化,打牌的、喝酒的幾乎不見了,果園里已成了村民們新的聚集點。
![](/Files244/BeyondPic/2015-2/22/20150221091954789.jpg)
看電視的少了,打籃球的多了。
“投球,快投!”大年初三下午,村頭籃球場上的一陣叫喊聲吸引了不少人。放假回家的大學生汪敏輝只穿著件T恤,跟幾個發(fā)小打起了籃球。
近年來,秦安縣的不少村子都修建了文化活動廣場,配置了公共健身設施。廣場成了村民們聊天的好去處,籃球場也成了年輕人的樂園;丶业倪@幾天,汪敏輝天天都約朋友打一兩個小時籃球,“以前天天貓家里看電視,閑得發(fā)慌,就盼著早點回學校。現(xiàn)在好了,打個籃球出身汗,舒坦。”
農村春節(jié)“老三樣”的變遷不僅體現(xiàn)了“年味”的變化,也充分說明人們在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后,年味就不再是吃好玩好,而是更關心健康,更關心對未來生活的謀劃。人們不只想“過好年”,而更多的是考慮“過好未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