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4/BeyondPic/2015-2/17/20150217105639386.jpg)
近日,筆者從第五屆“建行杯”奉獻天水·十大人物暨天水市第四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上獲悉,秦安縣檢察院的劉俊杰榮獲“奉獻天水·十大人物”榮譽稱號。
劉俊杰,男,漢族,1970年7月生,大專文化程度,中共黨員。出身農(nóng)家的他工作多年來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做人低調(diào)、平和,和干警打成一片,曾多次被評為省、市、縣檢察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2011年、2012年連續(xù)兩年被省檢察院榮記個人二等功,2012年4月在甘肅省第二屆“十佳檢察官”評選活動中被授予“十佳業(yè)務(wù)能手”榮譽稱號,2014年11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一等功”榮譽稱號。
1995年,劉俊杰圓了自己的夢——加入了檢察隊伍。多年來,他經(jīng)歷了許多崗位。從鄉(xiāng)政府、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城鎮(zhèn)管理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黨支部書記兼副局長。這磨練了他的意志、鍛煉了他的品質(zhì)。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對待工作認認真真,敬業(yè)履職。
劉俊杰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堅守、無私的奉獻,把百姓當做頭上的天,以獨有的人格魅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譜寫了一曲“為民、務(wù)實、清廉”的贊歌。在干警眼里,他是一位好領(lǐng)導,愛崗敬業(yè),勤政廉潔,沒有一點兒“官脾氣”,和干警打成一片。在老百姓心里,她是一位好干部,心系群眾,執(zhí)法為民,沒有絲毫“官架子” 。
然而,就在他全身心傾注在事業(yè)上時,無情的病魔開始困擾他。
2014年2月24日,清晨起床后,劉俊杰感覺身體不適,咳嗽時還咳出了血。盡管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但他仍然準時到單位,組織召開了案件管理辦公室的例會。本想會后去縣醫(yī)院檢查,可臨時又要趕寫一份匯報材料,材料寫完時已到晚上10時。
次日上午,劉俊杰上班時再次出現(xiàn)咳血癥狀。由于咳血量太多,實在無法堅持工作,他自己便來到天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做了檢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被診斷為重病。
多年來,劉俊杰的讀書筆記累計有17冊60多萬字,記錄工作的筆記有26本30多萬字,撰寫的200多篇新聞稿件被《檢察日報》《亞洲中心時報》等多家報刊采用。曾連續(xù)三年參加了天水市檢察機關(guān)法律理論研討會并獲獎,并在2010年全省檢察機關(guān)理論年會上作了大會發(fā)言。他主編的12萬余字的《秦安縣檢察志(1998~2007)》,日前已完成了送審稿。
雖然面臨不幸,可劉俊杰在病魔面前選擇了樂觀和堅強。
來到劉俊杰的家,這是一套60多平方米的樓頂房,家里擺放著一組已經(jīng)掉漆的家具。從這些家具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的拮據(jù)。
熬制中藥的砂鍋、十幾個藥瓶、一摞文件材料——這些是劉俊杰每天必用的物品。
“最近一直吃中藥,感覺好多了。”黝黑的皮膚,堅強的笑容……
在妻子張文秀的記憶中,劉俊杰自2013年以來時長念叨自己胳膊疼,有時疼得抬不起來,那應該是病發(fā)初期的癥狀。
當時,妻子勸他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可他總是一句:“估計是淋巴發(fā)炎了。沒事兒,等我忙過這幾天就去。”手頭的工作一件接著一件,他也一直沒顧上去醫(yī)院。實在疼得不行了,就隨便在小診所取一些消炎藥和止痛藥,照樣“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透支著自己的生命。
妻子張文秀沒有穩(wěn)定工作。幾年前,有人勸他:“找人說說情,給妻子安排個輕松、穩(wěn)定的工作。”劉俊杰卻堅定地說:“我從事的職業(yè)是檢察工作,公正執(zhí)法是檢察工作的根本。今天我向別人求情,明天別人向我求情,我該如何做到公正?”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總是這樣執(zhí)拗。
劉俊杰的哥嫂去世得早,他義不容辭承擔起撫養(yǎng)侄兒、照顧年邁父母的重任。
“為了能讓家里的‘這根頂梁柱’早點好起來,我辭掉了臨時工作,專職照顧他。”張文秀說,這一年間,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背上了10余萬元的借款。
……
“正當我憑著閱歷、經(jīng)驗,想為檢察事業(yè)多做點事的時候,多家醫(yī)院判我絕癥。為此,我不得不面對沒完沒了的治療‘征程’……”在劉俊杰的一篇工作日志中,他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