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問題整改”是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后,秦安縣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狠抓作風建設,用實實在在的整改效果讓群眾看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整改進行時】
秦安:扎實開展專項整治月活動綜述
![](/Files242/BeyondPic/2014-10/14/1410141626a0a6d256b5cf86a6.jpg)
秦安縣從解決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入手,以“四風”特別是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單位建設和自身隊伍存在的問題為重點,制定整改“路線圖”和時間表,設立整改“回音臺”,對不同渠道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查實整改,用制度和機制不斷鞏固和擴大整改提高的成果,真正讓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
定方案,建臺帳,問題個個有回音。從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針對涉及到的21個問題、低保不公、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扶貧資金監管等48個專項整治項目、60個熱點重點問題、7項長效管理措施,設立整改“回音臺”,建立整改臺賬“掛號”;對每個問題都明確責任領導和主體“對號”;對即知即改的問題及時“銷號”;對未改問題暫時“留號”,并將整改情況組織黨員群眾測評,切實做到整改有目標、推進有措施、落實有責任、完成有時限、結果有反饋。采取上級黨組織審核、向群眾公示、組織群眾代表評議多種方式,對“兩方案、一計劃”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對整改方案不符合要求的,督促其重新制定或修改完善,對整改落實情況達不到要求,多數群眾不滿意的,及時進行“補課”。積極組織項目實施鄉村和單位,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對完成的項目進行驗收報賬,清退低保對象2725人,新納入低保對象2531人。扎實開展雙聯單位黨組織和雙聯村結對共建活動,建立臺帳262個,各結對單位幫扶結對村資金180多萬元,辦各類實事160余件,68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基本得了轉化。目前,全縣6423個“四風”問題已有5461個得到了有效整改。
![](/Files242/BeyondPic/2014-10/14/14101416269f5a22522851860f.jpg)
定制度,抓落實,持續抓好作風建設。以提高班子成員能力和水平為抓手,夯實黨建責任制,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圍繞征地拆遷、項目工程等重點領域,健全強化監督制度;圍繞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規范精文減會、值班考勤、公務接待、公務車輛管理等制度;立足規范窗口部門,健全完善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等服務群眾制度,建立整改任務責任制、整改方案公示制、整改措施督查制、整改情況通報制、整改目標考核制、整改效果評議制等六條規章制度,實行立項督辦、逐項“過堂”、掛牌銷號并公示,確保整改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對農村群眾普遍關注的農村財務問題,在落實好“三務”公開制度基礎上,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對村財務定期公開等進行明確規范。選聘164名農技員和6個鄉土專家團在各鄉鎮開展農技推廣、技術服務和培訓工作,招聘140名管護人員開展農村基礎設施、文體設施維護和村級環境治理工作,幫扶建設致富項目356個,修建人行便橋53座,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活動場所32處,增設垃圾固定填埋點32個。
抓重點,見實效,活動成果群眾滿意。圍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大力提升群眾工作能力,全面優化服務質量。人社局、計生局、公安局、質監局等部門窗口單位,采取“簡單前臺+標準化后臺”的經辦方式,制作發放便民代辦服務聯系卡、便民服務政策咨詢卡和編印《便民服務指南》,設置導訴臺安排專業導辦員,進一步貼近群眾,方便交流互動,懸掛醒目指路牌,設立LED提示欄等,為群眾提供人性化服務,進一步優化了業務經辦程序,切實提升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針對群眾最為關注的行路、吃水、就醫、上學等問題,開展“進百村入千戶訪萬人”和“在職黨員干部黨員進社區”活動,全面推行“黨員幫辦”、“村干代辦”、“鄉村聯辦”、“鄉干代辦”等服務方式,面對面、實打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目前,共為群眾代辦各類事項364件,公開承諾事項662個,答復咨詢560余人次,群眾看病難、城區幼兒入園難、農村行路難等53個熱點難點問題已得到了有效解決。
![](/Files242/BeyondPic/2014-10/14/1410141626a9c72c0d9723841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