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川村,曾經的一個落后村,卻在近幾年一躍成為了全縣數一數二的幸福村。這一切都源于秦安縣的美麗鄉村建設。
從秦安縣蓮花鎮驅車向東不久,一個村莊的文化廣場讓人眼前一亮,一棵棵風景樹和一盞盞太陽能燈及健身休閑設施,讓這里頗具現代感。一進村子就看到寬敞的道路、整潔的村落、千余平方的文化廣場、一望無際的果園,眼前的景象不由讓人為之贊嘆。
走進村民成東剛家,只見所有房間的外墻都貼著水波紋瓷磚,客廳結構別致,在客廳外又增加了一道玻璃鋼墻,中間則是玻璃鋼門,這種雙重門的形式,使得他家的客廳既時尚又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據成東剛介紹,這一院房子的造價達20多萬。成東剛從1993年開始種植蘋果,現在除了果園的收入,他還外出打小工,兩項收入加起來每年有5萬多。
蓮花鎮桑川村以林果業為支柱產業,利用本村現有的自然條件和土地優勢,積極地調整產業結構,適當壓縮調減糧食作物的面積,大力發展以桃、蘋果、梨、花椒等為主的林果經濟,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桑川村改變了以往廣種薄收的局面,同時不斷引進優質品種,促進果品更新換代,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
產業的發展提高了群眾經濟收入,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娛樂條件的改善,為廣大群眾開展業余活動,追求精神生活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條件。行走在村內硬化過的水泥路面上,道路兩旁的行道樹搖曳多姿,戶外墻壁宣傳畫生動形象,村文化廣場上各式健身器材應有盡有,新農村文化書屋內農民學習科技知識熱情高漲。據了解,桑川村文化廣場占地15畝,不僅擁有兩個標準的籃球場,而且還建設有280平米的桑川村綜合服務中心。桑川村文化廣場既是村委會、村衛生所辦公和服務群眾的場所,也是村民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一位大姐告訴筆者,“以前只有城里才有的健身器材,如今在我家門前都有了,干活累了,就出來活動活動,放松一下,真是太好了!”
桑川村以特色產業發展為目標,促進了村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以環境治理和村莊改造為突破口,使新村建設呈現出喜人的局面,不僅村容村貌有了顯著變化,而且許多農宅都體現出地域風格和農村文化的特點。桑川村文化廣場對面已經撥地而起的一棟棟兩層別墅式的農宅。“這十幾棟兩層樓房主要是為村里的危房戶建造的,每戶面積200多平米,今年年底就能完工。”村文書桑江東介紹說。
如今,村內道路硬化、庭院綠化、居住優化、環境美化、路燈亮化,農民真正過上了連城里人都羨慕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