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1/BeyondPic/2014-7/10/1407100946e4964ce40459a168.jpg)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秦安縣西川鎮緊扣活動主題,強化學習提認識,突出重點抓整改,轉變作風惠民生,著力推進工作作風轉變,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Files241/BeyondPic/2014-7/10/140710094674c99d108dfcfe65.jpg)
“四種方式”抓教育提認識。一是針對農村黨員文化程度偏低的實際,專門編印并發放教育實踐活動《知識百問》、農村版《漫畫選編》,使群眾路線教育深入淺出,廣大農村黨員易學易懂,樂于接受;二是創新學習方式,依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安排專人對群眾路線理論及領導論述進行輔導,利用遠程教育平臺重點解讀,重點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蘭考重要講話精神和“三嚴三實”要求,集中觀看電影《焦裕祿》先后召開輔導會、培訓會9場次,受教育黨員396人次;三是開展“尋找身邊的榜樣”先進典型推薦宣傳活動,舉辦作風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對近年來事跡突出的黨員先進典型現身說法,教育引導黨員在深學、細照、篤行上下功夫;四是深入開展“三問五答”大思考大討論活動,認真回答與百姓的感情深不深、距離近不近、在百姓心中的分量重不重,圍繞“四風”問題怎么辦、服務群眾怎么干、好干部怎么當等問題,增強為民服務宗旨意識,筑牢群眾路線思想根基。
![](/Files241/BeyondPic/2014-7/10/14071009468432ce7698c986c6.jpg)
“四項措施”抓整改轉作風。鎮黨委采取“點對點”找、“面對面”聽、“背靠背”征、“心貼心”談等多種形式,征詢群眾意見建議,查找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共征集到群眾意見建議96條,歸納梳理“四風問題”11個方面。對征求到的班子和領導干部“四風”問題采取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針對群眾反映的切身利益問題,建立實行臺賬管理,逐一掛號、合理分項,明確整改時限和具體責任人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實行全程督促、跟蹤督辦和掛賬督辦,至目前辦理民生實事24件;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通過整合計生服務所、惠農大廳及綜治服務大廳,各窗口機構主動開展代辦服務、承諾服務,由鄉黨委牽頭,各指導組負責,下發整改通知,做到真情服務“零距離”切實讓工作順暢,讓群眾滿意;針對部分群眾認為便民服務不便民問題,設立便民咨詢臺,對群眾經常性辦理的業務制定九類明白卡和辦理流程圖,落實一次性告知、“兩次辦結制度”,并公開舉報電話提前監督,方便了群眾辦事。針對鄉村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在侯辛、川口、牌樓等村修建垃圾池,設置垃圾桶,專門安排10名專業清掃人員,包路段、明責任,做到各類垃圾日產日清。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確定牽頭負責單位,并落實商戶、門店及各村環境衛生、綠化養護及公共設施維護“三包”責任制,使鎮村環境面貌逐步改觀。
![](/Files241/BeyondPic/2014-7/10/1407100946cef7ac97b5583bc0.jpg)
“四項活動”抓服務惠民生。一是深入開展黨員干部“進十村、入百戶、訪千人”活動,完善駐村干部工作實績評價機制,著力解決駐村干部 “走讀”現象,通過干部記寫民情日志,電話到村督查、領導下鄉突擊檢查,對發現問題的干部由鎮主要領導約談,促其轉觀念、改作風。二是開展轉作風惠民生暖人心活動。堅持每月一次的惠民生“民主議事日”活動,引導干部把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變成自覺行動,積極組織黨員干部主動走進田間地頭,用泥腿丈量民生,用真心換取真情,用辛苦換取智慧,向垃圾開戰”、“植樹造林”、“弘揚焦裕祿精神,呵護美好家園”志愿服務活動,共清污水渠30米,更換水渠蓋板21塊,清理污泥15車(次)。三是開展優質服務創建活動。針對征求到群眾反映強烈果園管理“技”不從心等問題,通過聘請縣農業、果業局技術人員在姜堡、折橋等村舉辦優質果園建設培訓會,發放《老果園改造栽培管理技術手冊》和《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等資料300余冊,技術培訓6場次,現場咨詢2000余人次,發布病蟲情報3期200余份,減少了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為廣大群眾增加收入打下了基礎。四是集中力量開展破解難題促發展活動。針對侯辛、張坡、雒堡等村群眾的出行和果品運輸難的問題,投資50萬元,硬化侯辛至張坡1公里農路。真正讓黨員干部從中受到教育,農民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至目前,全鎮共共走訪群眾2100余戶,共解決群眾關注的具體問題124多個,化解矛盾糾紛78件,救濟困難群眾121名。
![](/Files241/BeyondPic/2014-7/10/140710094676d0cffd604eb1f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