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政策機遇,加快轉型跨越,強化特色優勢產業,突出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旅游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依法行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構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從即日起,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回眸2013】專欄,宣傳報道本年度秦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的可喜成績。
【回眸2013·農業篇】
秦安農業奏響豐收歌
![](/Files240/BeyondPic/2013-12/10/20131210084551313.jpg)
隆冬時節,放眼秦安大地,收獲后的田野里,一塊塊平整的梯田蘊藏著來年的希望,一道道銀白色的地膜頂霜傲雪,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大棚內,水靈靈的蔬菜惹人眼饞,規模化的養殖廠里,肉滾滾的生豬和蛋雞長勢良好;農產品加工車間內,機聲隆隆,一臺臺機器滿負荷運轉……到處是一片安定祥和的喜人景象。回眸2013年,秦安廣大農民在迎來又一個豐收年的同時,也為全縣2013農業各項目標的超額完成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Files240/BeyondPic/2013-12/10/20131210084553650.jpg)
今年以來,秦安縣以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縣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及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園區引領、示范帶動、科技推動、集約經營、品牌增效的原則,深入實施“15311”現代農業推進計劃,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2013年,全縣糧食作物總面積84.71萬畝,糧食總產20.81萬噸,其中夏糧總產4.9萬噸,較去年減產0.43萬噸,減少8%;秋糧產量15.91萬噸,較上年增加0.54萬噸,增長3.51%。全縣油料總產0.77萬噸,較上年減產0.07萬噸,減少8.3%。農民人均純收入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據縣農業局農戶收入情況動態監測,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今年預計達4573元,較去年增長17%,完成全年計劃4573元的100%。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0.03萬畝,占全年任務10萬畝的100.3%,全年蔬菜產量達到23.24萬噸,較上年增加0.68萬噸,增長1.47%,蔬菜總產值達到22942萬元。
![](/Files240/BeyondPic/2013-12/10/20131210084555565.jpg)
旱作農業技術大力推廣。秦安縣把全膜覆蓋推廣應用作為提升旱作農業生產水平、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增長的關鍵措施,按照科技引領、示范帶動、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要求,早規劃,早部署,早行動,確保了全膜覆膜任務全面完成。2013年共完成全膜覆蓋17.1萬畝,超額完成15萬畝的任務。完成秋覆膜5.04萬畝,占任務的100.8%。
科技增糧措施廣泛應用。全膜覆土穴播小麥2萬畝。引進農作物良種35個,落實冬小麥良(原)種繁殖2.4萬畝;實施農作物良種補貼54萬畝,核實良種補貼資金570.302萬元;推廣脫毒馬鈴薯21萬畝,實現脫毒種薯全覆蓋;全年累計防治各類病蟲草鼠害211.8萬畝次,挽回糧食損失29370噸。
![](/Files240/BeyondPic/2013-12/10/20131210084555262.jpg)
能源沼氣項目順利完成。農村能源沼氣國債項目建設任務500戶,項目涉及11鄉鎮24村,至目前,開挖、澆注、“三改”已基本完成;鞏固退耕換林成果農村能源太陽能熱水器項目1150臺,已全部完成了安裝任務;開展了沼氣安全生產宣傳培訓活動,對全縣2萬多農村沼氣項目農戶進行了逐一的培訓,達到了年內無一起安全事故的良好效果。
![](/Files240/BeyondPic/2013-12/10/20131210084602383.jpg)
積極促進產業化經營。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1家,規范扶持了蘇子種植、棗灘果品、王尹草編等5家合作社,全縣總量達183家。同時,會同工商局審核注冊勤娃、士宏、錦繡等6家家庭農場。建立劉坪、王鋪、郭加等4鄉鎮土地流轉服務站和土地糾紛調解委員會,成立村級土地流轉服務點84個。全縣現有土地流轉服務中心1個,土地流轉服務站17個,村級土地流轉服務點131個,形成縣有服務中心,鄉鎮有服務站,村有服務點的土地流轉市場服務體系。
農機化水平不斷提升。建立了蓮花郭河、五營蔡河、中山簸箕、云山葛趙4個農機田間作業示范點,開展各類農機田間作業1.4萬畝,投入各類農機具1800臺(部)。全縣共完成機耕30萬畝,完成任務的109.1%。
狠抓科學發展示范點。全面完成了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任務。其中:市級蓮花鎮萬畝玉米高產示范點完成1.06萬畝;市級隴城鎮航天蔬菜千畝示范點推廣航天蔬菜1200畝。縣級千戶四坪流域科學示范點完成全膜覆蓋1.03萬畝,五營鄉蔡河村設施蔬菜示范點建成鋼架大棚75座,柴家山設施蔬菜基地建成日光溫室25座,五營鄉臥牛坪流域土地流轉示范點流轉蔡河村土地419.78畝,在王甫鄉完成馬鈴薯示范點建設5000畝,在中山-王窯中藥材示范點核心示范區建立高標準冬花示范點300畝,建立高標準黃芪示范點200畝,帶動輻射2鄉5村完成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示范1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