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村育桃李
——記全省最美鄉村教師候選人、郭集中學教師張軍元
![](/Files238/BeyondPic/2013-7/18/1307181656ebb98fd80d1e0bf1.jpg)
他是那樣的普通,那樣的平凡,但卻贏得了每個學生和家長的尊敬。從教31年,一直扎根山村,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默默奉獻,他就是秦安縣郭集中學數學教師張軍元。近日,他被確定為甘肅省最美鄉村教師候選人,正在參加網上投票評選。
郭集中學地處秦安縣邊遠山區,交通閉塞,條件簡陋,從張軍元參加工作到現在,每當步行在泥濘的山路上趕往學校時,他便更加堅定信念,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本地的教育奉獻一生。今年50歲的張軍元在教育戰線上摸爬滾打了31個春秋,書寫著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見證著鄉村教育的變遷。
幾十年來,張軍元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每一堂課中,把愛傾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在一個周日的晚上,他因事在距校十幾公里外的親戚家,而周一的早自習是他的數學課。于是,次日凌晨四點鐘他就摸黑出發,由于通往學校的是崎嶇陡峭的山路,天又下著雨,他深一腳,淺一腳匆匆忙忙趕到了學校,來不及換去身上濺滿泥漿的衣服和早已浸透泥水的布鞋,就精神飽滿地踏上了講臺。
有一次上課,自己兩歲的女兒跟進了教室,張軍元怕影響自己的學生聽課,便讓女兒一個人呆在教室外面。當時正值數九寒天,孩子在室外哭了整整四十五分鐘,而他只顧及學生,只專注于神圣的課堂教學中。這件事被學生傳到了他岳母的耳朵里,她抱怨道,學生是孩子,耽擱不得,難道你的孩子就不是孩子?而在張軍元的眼中,學生顯然更重要。不過讓他欣慰的是,孩子一天天長大,也越來越理解自己的父親,不僅對他毫無怨言,而且還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女兒和兒子先后考入重點大學,他唯一的遺憾是迫于生活,女兒放棄了出國攻讀博士而選擇了參加工作,兒子也放棄了讀研。
![](/Files238/BeyondPic/2013-7/18/13071816568b3001ca5a54b8e3.jpg)
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他就像父親一樣關愛著自己的學生,讓學生體會到師愛如同父愛般的寬厚和慈祥。學生在校住宿期間,他給學生宿舍打頂棚,用自己的爐子給他們燒開水,晚自習后他的宿舍門前排起的長隊,是冬夜校園里一道獨特、靚麗而又溫暖的風景。保證給每一位同學的暖水瓶里都裝滿開水,可他自己的暖水瓶卻時常空著,妻子說,你真傻!誰像你一樣。他總是一笑了之。
提起張軍元的父母親,他只是愧疚地微笑一下,繼而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74歲高齡的父親至今仍不輟勞作,自己平時忙于學校的工作,沒法更多地照顧到父母。每次看到父母親臉上的皺紋和因終日勞作而疲憊的身影,張軍元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弟弟患病住院期間,他未能盡到一個兄長的義務,對這一點,他很后悔。弟弟走了,留下兩個還在上小學的孩子,張軍元二話沒說,讓倆小侄子搬到了自己的宿舍。他告訴自己,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絕不能讓兩個孩子挨餓。雖然他明白撫養兩個孩子長大會付出很多很多,但是自己不能做出其他選擇,這是生活給他的一道最真的考題!
以校為家,嚴謹治學,團結同事,勇于探索。他把教育看作一種神圣的職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對學生,他以身作則,時刻謹記為人師表的重要性。從教三十一年來,張軍元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因人施教,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并一直努力探索適合于本地區本校學生的數學方法。在學生和家長的眼里,他是最好的老師,大家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張老師的學生。擔任班主任的九年里,他的班一直是全校的優秀班級,并多次獲得全校優秀班主任的榮譽稱號,所教的學科也在全縣的評比中位居前列。
自從擔任教導主任以后,他在教好課的同時抓好教務工作,從早上6:50到晚上9:30,從開學初到學期末,校園里總是他忙碌的身影。及時地處理教學中的各種瑣事,完善教學中的各種資料,由于學校人員少,所有教務上的工作由他一個人承擔,但張軍元總是能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各種材料和數據的搜集與匯總。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這幸福源自于辛勤努力后的收獲,來自于真情付出后的喜悅,更是來自于面對困難時笑對前方的勇氣和決心。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他沒有轟轟烈烈的先進事跡,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卻讓人難以忘懷,難以割舍。回首過去,有付出的艱辛,也有收獲的喜悅。作為一名老師,張軍元用自己的愛心、知識去點燃學生的信念之燈,再創輝煌上征程,讓愛與責任與自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