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8/BeyondPic/2013-6/22/20130622014717535.jpg)
6月19日夜間至20日,秦安縣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降雨天氣,各鄉鎮不同程度受災。災情發生后,秦安縣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部門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縣四大組織領導趕赴一線查看災情,現場指導救災工作。
6月21日,秦安縣委副書記裴貴軍,縣委常委、副縣長郭雙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尚武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全縣17個鄉鎮指導防汛抗災和生產自救工作。
![](/Files238/BeyondPic/2013-6/22/20130622014802801.jpg)
在指導救災工作中,縣領導要求,各鄉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防汛救災工作的緊迫感,把防汛抗災工作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要對地質滑坡點、危舊房屋、村莊水路、學校、水利設施、河堤、道路、橋梁等重點區域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及重點河流、溝道險情險段要嚴格落實各項防范措施,設立警示牌、警戒線,做好安全提示,實行24小時監控,落實監測預警責任,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迅速進行疏散安置,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加強災害性天氣及汛情、水情的預測分析,做到提早預報、滾動預報和提前預警,為防汛指揮調度和防災減災提供決策依據;要做好各種救災物資儲備,確保救災準備充分;要迅速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指導群眾開展受災果園和農作物的自救,力爭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各鄉鎮要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范宣傳工作力度,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與自救互救能力,組織和安排專人做好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指導存在安全隱患的村組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防范于未然。同時,要積極指導群眾因地制宜開展生產生活自救工作。
![](/Files238/BeyondPic/2013-6/22/20130622014801142.jpg)
災情發生以來,全縣受災鄉、村兩級領導干部積極深入受災農戶家中、受災路段,仔細排查統計受災情況,對房屋坍塌嚴重的農戶進行了妥當安排,對出現危情的路段進行了及時的搶修,全力幫助群眾開展生產、生活自救。國土部門重點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域,24小時現場監控,準確掌握地質災害變化趨向,及時反饋信息情報,嚴防地質災害的發生;涉農部門的干部職工深入田間地頭,就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受災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檢查,并及時組成專家組研究討論挽救方案,爭取將農作物的受災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水利部門積極維修堤防、清理河道,確保河堤安全;交通部門重點對水毀道路、橋涵等基礎設施進行搶修,全力清除因暴雨造成的道路路面淤泥、石障木障,確保道路暢通。
目前,災后生產自救正在有序推進。受災群眾情緒穩定,生產生活秩序良好。
![](/Files238/BeyondPic/2013-6/22/201306220150396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