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正當全縣上下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全省范圍開展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本年度接近尾聲。秦安將屆時推出系列雙聯典型、雙聯有效做法等回眸篇章,總結成績,推動工作。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真正是一項機關作風轉變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養干部能力的煅造工程、造福人民群眾的德政民心工程。秦安在接近10個月的“雙聯”行動中嚴格按照省市“雙聯”行動有關指示和精神,“八覆蓋五實事”的具體要求,吃透情況、破解難題、完善機制、務求實效,把發揮幫扶作用和激活內生動力有機結合起來,把解決突出問題和謀劃長遠有機結合起來,把強化領導責任和輿論引導有機結合起來,把典型示范和健全體制機制有機結合起來,“雙聯”行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雙聯回眸】五營鄉雒塬村致富有了新理念
秦安縣委副書記裴貴軍雙聯五營鄉雒塬村
![](/Files236/BeyondPic/2012-12/20/20121219054748165.jpg)
(縣委副書記裴貴軍與貧困戶座談)
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通到農家門口,紅瓦白墻的房屋錯落有致,金黃的玉米整齊的摞在屋檐下,呈現出豐收的景象,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的喜悅……近日,記者走進五營鄉雒塬村看著眼前變化,深深地感受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為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村支書雒輝祥樂呵呵地說:“雙聯行動給我們村帶來了許多變化,辦了很多好事、事實,還規劃了產業對接幫扶活動,現在我們對脫貧致富奔小康有了新理念”。
![](/Files236/BeyondPic/2012-12/20/20121219054748744.jpg)
(縣委副書記裴貴軍在便民橋調研)
雒塬村位于五營鄉北部,轄6個自然村,共383戶1828人。由于種植技能水平低,養殖規模小,勞務輸出增收乏力,群眾的綜合致富技能不高,全村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和影響,屬于全縣貧困村之一。在“雙聯”行動中確定為縣委副書記裴貴軍的聯系村,自活動開展以來,縣委副書記裴貴軍時刻惦記著雒塬村廣大群眾,關心著村里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民生問題,先后多次深入雒塬村走訪群眾,調研摸底,與村“兩委”班子共同商討脫貧致富大計。并幫助該村發展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Files236/BeyondPic/2012-12/20/20121219054747930.jpg)
(竣工的雒塬便民橋)
雒塬村小學位于村西,與村莊主體隔河相望,每逢雨季,道路泥濘不堪,河水大漲,卻沒有橋梁可以通過,這給孩子們的上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縣委副書記裴貴軍帶領聯村單位負責人和鄉村干部多次組織調研,多方爭取資金,硬化道路和修建便橋來解決孩子們上學和群眾生產生活出行難的問題。目前,道路硬化、過水面橋全部完工。
![](/Files236/BeyondPic/2012-12/20/20121219054746910.jpg)
(雒塬村綜合服務中心)
雒塬村村級活動陣地進行整修重建,在縣委副書記裴貴軍的多方協調下,在聯系單位的緊密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了原有村址危舊房120多平方米的拆除工作,并對新建村址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按照規劃,新建村址為290平方米兩層磚混結構,具備辦公室、黨員活動室、文化室、綜治室、計生室、衛生室等,將充分發揮一體多用,多功能聯動的綜合性效用,做到了“六室八有”的要求。目前,主體工程建設已完成。
![](/Files236/BeyondPic/2012-12/20/20121219054746218.jpg)
(富村帶窮村雙聯結對幫扶儀式)
縣委副書記裴貴軍在反復的調研摸底中,針對雒塬村產業現狀,幫助該村梳理脫貧致富的整體思路,讓雒塬村和全縣林果生產基地之一的蓮花鎮馮溝村開展以“支部與支部結對幫扶筑堡壘、戶幫戶提技術、村帶村促產業”為內容的“產業對接幫扶”活動,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生產方式,拉長延伸產業鏈,加快增收步伐,形成具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的致富新路。8月2日雒塬村和馮溝村舉行了結對幫扶儀式。在產業發展中,創新方式,示范引導,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雒塬村農戶提供了4.3畝土地,由馮溝村接手管理,打造優質蘋果種植集中展示園,示范帶動雒塬村群眾發展林果產業。
![](/Files236/BeyondPic/2012-12/20/20121208084438490.jpg)
(果椒建園)
按照兩村商議約定,雒塬村緊緊圍繞“秋覆膜上山,頂凌覆膜占川”、以“建設精品園、示范園、致富園”為目標,預留地塊整地650畝,入秋以來,廣大干部群眾在后山和河川地段預留地塊開挖豐產坑,作為今年秋季果園建設和秋覆膜示范點精心打造。按照計劃順利完成了秋季果園建設和秋覆膜任務。
![](/Files236/BeyondPic/2012-12/20/20121219054746975.jpg)
(道路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