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秋、國慶雙節長假以來,秦安縣大地灣遺址人頭攢動,到處都可看到人流涌動的場面,并不時用手中的相機拍攝留念,顯然該遺址已經成為游客游玩的好去處。
在大地灣史前博物館,筆者看到來自國內外的游客絡繹不絕,他們興致勃勃的參觀博物館展出出土的部分石器、骨器、陶器、農業標本等實物,無不驚嘆中華原始先民們的偉大創造精神,還不時拍照合影留念。博物館管理負責人告訴筆者,大地灣遺址每天接待游客在急劇攀升,10月2日來大地灣的游客從9月30日的200多人次增加到900多人次。
據了解,為做好國慶長假期間游客服務工作,大地灣博物館提前采取措施,完善應急預案,落實責任,認真做好遺址設施設備性能檢測及安全保衛等準備工作,為廣大游客歡度祥和、安全的假日創造了良好條件,還加派管理人員值勤服務,提示游客文明游玩。
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中國甘肅省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座落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接的緩坡山地上,總面積約275萬平方米。1958年,甘肅省文管會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1978年至1984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進行了連續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3800平方米。大地灣考古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萬件,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中共甘肅省委確定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現房址24l座、灶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21個、窯址35個、墓葬70余座、壕溝9條。在我國新石器考古中無論規模、遺跡遺物豐富程度,還是研究價值均超過著名的西安半坡遺址。因此,它被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大地灣博物館通體用遠古時期人們搭屋建房使用的黃土草泥層裝覆,與周圍的地質地貌、自然環境、古文化遺存協調一致,呈折線形延伸到古河道邊,處于半地下狀態,建筑風格古樸宏大。博物館內部以“文明序曲大地灣遺址考古成果展”為主題,分為“發掘保護”、“歲月遺痕”、“陶風彩韻”、“天地伴眠”四個單元,各單元力求趣味性并貼近大眾的欣賞需求,突出展示大地灣考古的重要成果和重要內容,并以簡潔、通俗的語言詮釋大地灣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大地灣考古的“中國的六個之最”中國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雛形、最早的宮殿式建筑、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繪畫等,這些令人震撼的考古發現同展出的371件文物,帶著觀眾回到了人類先祖的“童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