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3/BeyondPic/2012-4/17/20120416103404983.jpg)
4月15日上午,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全省紅色紀念館陳展大綱評審會在蘭州紅云賓館召開,秦安縣紅色紀念館陳展大綱順利通過省上專家評審。
評審會由省委宣傳部宣傳處調研員丁祿主持,秦安縣委宣傳部負責同志就陳展大綱的編寫工作作了專題匯報,與會的省委黨史研究室、省委黨校、省軍區、省社會科學院等多家單位的黨史專家對秦安縣紅色紀念館陳展大綱進行了評審,并結合實際就陳展大綱的編寫和下一步紀念館的布展提出了寶貴建議。各位專家一致認為,秦安縣紅色紀念館陳展大綱主題鮮明、重點突出,歷史資料翔實,文字表述準確,陳展新式較為合理,原則上通過評審,建議將紀念館名稱由“紅二十五軍攻取秦安紀念館”改為“秦安縣解放紀念館”,并對一些細節作進一步修改完善。
評審會上,天水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袁東風、秦安縣政府副縣長王成成分別代表天水市和秦安縣作了表態發言,表示將以最高的標準、嚴謹的態度、科學的管理為基準,努力將秦安縣解放紀念館打造成為優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基地,使其成為傳播紅色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繼承和發揚優良革命傳統,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場所。
據了解,擬建的秦安縣解放紀念館將由紅二十五軍長征過秦安、一野總部在蓮花、地下黨組織活動、解放后秦安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四個展室組成,力求以詳實的史料、準確的圖片和精細的圖表全面反映秦安解放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弘揚革命前輩不怕犧牲、勇于戰勝一切困難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在秦安大地上,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留下了眾多的革命遺址、遺跡,成為寶貴而豐富的黨史資料和歷史見證。1935年8月,紅軍二十五軍長征途中攻取縣城北上,與陜甘紅軍勝利會師。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一野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總部進駐秦安蓮花鎮,在此居住半個多月,其間先后發布了對西北戰局具有重大意義的隴東戰役、蘭州戰役、攻占銀川西寧等命令。紅軍戰士以毛巾換煙葉、不占群眾便宜,百姓推抬彭德懷乘坐吉普車徒涉清水河及彭德懷改“吊莊里”為“仁義村”的故事流傳至今,真實再現了軍民魚水情。這些寶貴資源全面形象地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秦安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史實,是開發黨史資源、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推動紅色旅游的生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