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2/BeyondPic/2012-4/13/20120412095213111.jpg)
秦安縣充分利用“雙聯”行動平臺,加大對年輕干部的培養鍛煉,采取加強理論培訓、下派基層幫扶、選派掛職鍛煉等不同方式,積極拓寬渠道,搭建平臺,給年輕干部交任務、壓擔子,促進年輕干部健康成長。
強化培訓提素質。采取以會代訓形式,縣人社局、民政局、果業局等涉農單位的業務骨干和部分鄉鎮負責人在“雙聯”行動動員大會上對參會人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輔導培訓。同時,在縣委黨校開設了為期4天的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年輕干部專題培訓班,安排了“雙聯”行動專題講座、基層組織建設、黨的群眾工作的理念與改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勞務輸轉、農村低保、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等強農惠農政策和做好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專題,共培訓各級各類干部8900人次,使廣大干部進一步了解掌握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增強幫助指導農村工作的針對性和主動性,為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入基層轉作風。把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作為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力抓手,與“機關效能提升年”和“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加大對后備干部、80后優秀年輕干部、大學生村官和“三方面”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的培養鍛煉力度,每人聯系3—4戶貧困戶。利用“雙聯”行動平臺,創新實踐載體,讓年輕干部進村入戶深入了解社情民情,面對面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切身感受群眾疾苦,切實解決年輕干部農村工作經驗欠缺、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不強等問題。通過搭建實踐鍛煉平臺,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增進與群眾的感情,達到豐富閱歷、開闊視野、提高素質、增長才干、促進工作的目的。
掛職鍛煉強能力。結合“雙聯”行動的開展,按照省市要求,堅持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鍛煉干部的原則,從省管80后優秀年輕干部中選派了5名到鄉鎮擔任黨委副書記或副鄉鎮長,從事農村一線工作,使年輕干部在農村基層的大課堂中得到鍛煉。同時,從市縣管理的80后優秀年輕干部中擇優選派10名到信訪局擔任信訪督查專員,推行“一線工作法”,安排在信訪一線,推行信訪包案制,負責信訪案件的協調處理以及遺留問題的處置;安排在矛盾糾紛排查一線,推行上門排查制,負責基層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安排在接待群眾來信來訪一線,推行輪流接待制,負責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的綜合分析和專題調研,不斷提高年輕干部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做群眾工作水平。
規范管理重導向。為了確保下基層和掛職鍛煉的成效,堅持從嚴管理和關心愛護的原則,建立健全了跟蹤考察、領導干部幫帶和獎懲等制度,加強對年輕干部的考核管理,并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的獎懲結合起來,對在下基層和掛職鍛煉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在縣電視臺進行宣傳報道,在年終考核、評先選優時進行嘉獎或優先考慮;對比較優秀、有發展前途的,納入后備干部庫進行重點培養;對工作突出、特別優秀的年輕干部,根據領導班子建設需要,及時予以提拔重用。通過規范管理,考核激勵,努力形成在一線發現干部、在一線培養使用干部的用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