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2/BeyondPic/2012-4/15/20120415072307239.jpg)
大地灣遺址位于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距今約7800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創下中國考古多個“之最”:最早的旱作農業標本、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宮殿式建筑、文字最早的雛形、最早的繪畫及世界最古老“混凝土”地面,對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產生、發展及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進程意義重大。
![\](/Files232/BeyondPic/2012-4/15/20120415072308323.jpg)
(在秦安大地灣遺址博物館參觀史前文物)
4月14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連輯,深入距今7800年的秦安大地灣遺址調研。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高志凌,市委書記馬世忠,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彭鴻嘉,市委副秘書長、督查室主任崔玉軍,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漆應得,秦安縣委書記王東紅,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縣委副書記裴貴軍,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愛仙等領導和縣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Files232/BeyondPic/2012-4/15/20120415072309169.jpg)
連輯先后深入大地灣遺址及新建的遺址博物館,詳細了解遺址的發掘、考古情況及大地灣遺址的發現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影響,并沿線考察了女媧文化及三國古戰場街亭遺址。調研中,連輯指出,在我省建立全國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不僅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進經濟轉型跨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而且對于進一步加大民族地區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加強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實現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大地灣文化是中國黃河中游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源,在我省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示范區項目建設中,要把大地灣遺址作為載體,以大地灣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為核心,把大地灣遺址開發、保護、發展與女媧文化、三國文化相結合,全力將大地灣遺址建設成為我省全國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示范區建設中的重點項目。
![\](/Files232/BeyondPic/2012-4/15/20120415072311415.jpg)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為史前博物館題詞)
連輯強調,大地灣史前遺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華夏始祖文化園和人文自然精品區的重要節點,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地灣遺址本體的考古、挖掘,運用市場和產業手段對其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傳承和發展,使文化資源增強生機、煥發活力,使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正確處理大遺址保護與當地發展生產、改善民眾生活的關系,做到統籌兼顧,相得益彰,既要對大遺址實施積極保護,又要營造地區的文化氛圍;要通過積極爭取項目,逐步完善以道路交通、原始村落復原工程、游客服務中心、環衛設施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旅游綜合服務能力,帶動沿線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發展;要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的力度,重現大地灣山清水秀,樹木成林的原始面貌;要建立省上及地方相互聯動的管理機制,成立大地灣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領導小組及全國性大地灣研究中心,從機制上保證大地灣遺址建設;要加大宣傳力度,運用論壇、紀錄片、新聞宣傳等多種方式,在全社會掀起大地灣文化的熱潮,形成人們對大地灣文化的共識,進一步確立大地灣作為中華文明之源的地位;要充分發揮大地灣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以大地灣文化為重點,帶動女媧文化及三國文化的保護開發,使大地灣成為我國新石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展示公園和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新興旅游基地。
![\](/Files232/BeyondPic/2012-4/15/20120415072310884.jpg)
(在秦安大地灣遺址博物館參觀)
![\](/Files232/BeyondPic/2012-4/15/20120415072310450.jpg)
(在F901宮殿遺址調研 )
![\](/Files232/BeyondPic/2012-4/15/20120415072313434.jpg)
(在街亭古戰場遺址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