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秋陽暖照。2011年9月26日上午,秦安縣行政辦公中心二樓禮堂燈光璀璨,花團錦簇,政協秦安縣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這里隆重開幕。
第一次全體會議應到委員171人,實到156人,到會委員超過半數,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大會的執行主席是高霆鈞、馬振寰、贠耀德、王蓉、路福太、李育新、王小平、蔡永祥、張耀清、鄧貴喜、雒小軍、楊寶莉、張榮生、張具虎、徐寶祥、高嘉瑞、李云霞。
縣委書記王東紅,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賈萬祥,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程江芬,縣委副書記裴貴軍,縣委常委楊仁義、郭世文、郭海軍、任佩光、楊喜春、樊成勇、丁曉來、李愛仙、楊聯繼;縣人大副主任魏千乙、劉小秦、靳蘭生、陳秦生、張雙喜;副縣長郭雙江、魏世中、張輝元、李廣、王成成、楊棟;縣法院代院長符繼紅,縣檢察院代檢察長劉曦;縣人大原主任,縣政協原主席應邀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在主席臺就坐。
應邀參加會議的還有縣政協原副主席,縣武裝部副部長、其他在職縣級干部、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直部門、駐秦單位主要負責人。
大會由大會執行主席馬振寰主持,縣委書記王東紅作了重要講話,高霆鈞代表縣政協十一屆常委會作了政協工作報告,路福太代表縣政協十一屆常委會作了提案工作報告。
縣委書記王東紅作重要講話
縣委書記王東紅在講話指出,縣政協十一屆委員會以來的五年,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不平凡的五年,是人民政協事業加快發展的五年,也是縣政協的作用和影響不斷擴大的五年。五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四輪驅動”和“11132”發展戰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科學決策,狠抓落實,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縣上下呈現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生改善、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預計完成35億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長16.2%;財政收入預計完成1.53億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長2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24.6億元,是2006年的3.7倍,年均增長2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9612元,比2006年凈增46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3290元,比2006年凈增1630元。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共同奮斗、頑強拼搏的結果,也是廣大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群策群力、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的結果。
王東紅說,五年來,縣政協領導班子和廣大政協委員,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政治協商富有成效。縣政協每年都緊緊圍繞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組織小組討論、聯組討論和大會發言等協商議政活動,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對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二是民主監督廣泛深入。全縣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充分發揚實事求是、善于思考、敢于建言的優良傳統,積極做好議案提交、社情民意反映、評議行風等民主監督活動,認真反映群眾呼聲,大膽提出批評建議,確保民主監督工作與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同心、同向、同步,促進了政風、行風建設和干部作風轉變。三是參政議政積極主動。縣政協緊緊圍繞縣委重大決策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精心選擇帶有綜合性、全局性的重大課題,組織開展調研視察活動,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視察報告,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起到了很好的參考作用。四是服務大局全力以赴。縣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按照“黨委想什么政協議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協幫什么,群眾盼什么政協呼什么”的要求,做了大量化解矛盾、協調關系、凝聚人心的工作,維護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特別是縣政協領導班子發揮經驗豐富、聯系廣泛的優勢,同縣委、政府一道,招商引資抓項目,關注民生辦實事,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科教文衛事業發展、困難群體生活救助、抗震防洪搶險和災后重建等民生工程,認真履行職責,大力推進政協事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做到服務大局有高度、建言獻策有深度、民主監督有力度、團結合作有廣度、自身建設有強度,為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縣委對十一屆縣政協所做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全縣人民對十一屆縣政協所作的貢獻是非常滿意的。由于工作需要和換屆要求等原因,部分同志將要離開政協組織,部分同志又將新補充進來。借此機會,我謹代表秦安縣委向十一屆縣政協各位主席、副主席、常委和全體委員,向長期以來共同致力于秦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各位新委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他說,剛剛結束的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科學描繪了未來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確立了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和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項目和科技為支撐,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目的,以黨的建設為保證,深入實施“11132”發展戰略,做大做強林果、商貿、勞務、旅游等特色產業,加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的指導思想。新的形勢、新的任務,為人民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課題和更為廣闊的舞臺,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縣委對新一屆縣政協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在即將產生的新一屆縣政協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勇于肩負起時代和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立足新起點,圍繞新目標,共譜新篇章,不斷提高政協工作科學化水平,為全面推進我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科學發展而努力奮斗。
縣委書記王東紅代表縣委就進一步做好政協工作講三點意見,一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為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做出新貢獻,緊緊圍繞縣委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把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要務,多建真言、廣獻良策,切實在支持發展、構建和諧等方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多做貢獻。一要圍繞科學發展建言獻策。要充分發揮政協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代表性強的優勢,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和“11132”發展戰略等重大問題,廣泛開展調研視察、咨詢論證和建言獻策活動,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建諍言、立實論,大膽地提出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為鄉鎮、部門和單位不斷改進工作提供幫助和借鑒。要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加強與非公有制經濟界人士的聯系,做好宣傳聯絡、牽線搭橋、協商共進等工作,吸引更多的客商來秦安投資興業,努力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科學發展。二要圍繞精誠團結發揮作用。把團結穩定作為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充分發揮政協自身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按照團結的面越大越好,團結的人越多越好,團結的力量越強越好的要求,把社會各階層多方面的力量團結起來,把縣內外能為秦安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人團結起來,最廣泛地調動各黨派、各團體、各階層人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營造團結融洽的政治氛圍。要尊重和維護政協委員的民主權利,發揮委員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不斷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在促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三要圍繞共建和諧貢獻力量。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縣政協和全體政協委員既要引導全縣各族各界人士充分認識加快秦安科學發展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也要引導各族各界人士切實增強加快秦安科學發展的信心與決心。要采取靈活有效的措施,多做解疑釋惑、凝聚人心的工作,多做反映情況、溝通思想的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特別是要解決好資源開發、土地征用、拆遷安置、涉訪涉訴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為改革和發展減少阻力,增添動力,激發活力,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穩定因素,努力維護民主團結、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群策群力,開拓創新,努力在履行職能上取得新成效。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縣政協要集聚各界之力,吸納八方之策,堅持原則,遵守章程,拓寬履職領域,提高履職能力,確保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要切實創新政治協商思路。按照政治協商在黨委決策之前、人大通過之前、政府執行之前的要求,使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得以充分表達,使縣委、縣政府制定實施的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符合黨和國家的要求,更加符合秦安的實際,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把政治協商的重點放在研究解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上,緊扣科學發展主題和轉方式、調結構、保民生、促和諧的總體思路,提出既有利于科學發展,又能夠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實際需要和實際效果的意見和建議,使協商的內容有新充實、形式有新發展、成果有新提高,爭取有更多的成果納入縣委視野,輔助科學決策。二要切實完善民主監督機制。發揮好政協民主監督的作用,對于促進黨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對于優化發展環境、營造發展氛圍、維護群眾利益和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縣政協和全體政協委員認真履行民主監督之職,廣開民主監督之路,提高民主監督之效。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寓支持于監督之中,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積極協助黨委、政府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同時,要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民主監督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加強民主監督的有效途徑,切實維護政協委員的監督權利,及時反映各界群眾對黨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要求,不斷促進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和廉潔行政的有機統一。三要切實提高參政議政能力。要積極探索參政議政的新領域、新方法,切實把政協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轉化為工作優勢,緊緊圍繞我縣“十二五”規劃和“11132”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組織廣大政協委員深入分析研究制約和影響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選擇一批具有綜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調研課題,認真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咨詢論證,提出切合實際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增強建言立論的針對性、可行性和預見性,努力做到建言建到點子上,立論立到關鍵處。
三是強化領導,創造條件,努力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政協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黨的領導是政協工作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各級黨政組織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積極支持政協工作,為政協履行職能創造條件、提供保障、搭建平臺,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一要不斷加強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全縣各級黨組織一定要高度重視政協工作,全力支持政協依照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縣委將一如既往地把政協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定期研究,經常聽取匯報,及時幫助政協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各級黨政組織都要真心實意地關心和支持政協工作,真心實意地聽取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真心實意地接受政協監督。縣政協黨組要在縣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把縣委的重大決策和部署貫徹到政協工作的方方面面,使黨的主張成為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廣泛共識,確保黨的意志在政協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二要不斷加強政協自身建設。要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工作,組織委員深入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等理論和政協章程,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過硬本領。要切實加強隊伍建設,積極構建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政協機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學識淵博、業務熟練的高素質政協干部隊伍,使政協工作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要加強作風建設,組織委員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聯系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思路對策,聯系政協工作實際解決具體問題,聯系個人實際增強參政議政能力。要注重制度建設,完善工作程序,不斷推進政協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和科學化。三要不斷為政協工作創造條件。各級黨政組織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人民政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為政協履行職能、調研視察創造良好條件,經常聽取來自政協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辦理政協建議案和委員提案,及時作出答復,切實抓好落實。要支持各民主黨派依照憲法和政協章程的規定開展各項工作,更好地發揮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保障機制,政協委員所在單位要鼓勵委員干事業、作貢獻,積極支持委員參加政協組織的活動,為政協委員履行職責創造有利條件。
王東紅在講話中最后說,回顧過去,我們風雨同舟,走過輝煌;展望未來,我們目標一致,任重道遠。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同心同德、奮力而為,為不斷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幸福新秦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議主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