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灣遺址保護項目開始實施
投資720萬元,力爭6個月完工,4月1日至9月30日遺址暫停對外開放
(大地灣遺址全貌。 本報記者 王蘭芳 攝)
(大地灣史前文明博物館內部效果圖)
本報天水訊(記者王蘭芳)4月6日,記者從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了解到,經過省、市文物部門幾年的努力,經省文物局組織專家論證評審并報國家文物局批準、發改委立項的大地灣遺址保護項目已于4月1日開始實施,預計9月30日竣工。據了解,該項目的實施是對大地灣文物本體保護的一次新的舉措,同時拉開了大地灣遺址科學保護的序幕。項目實施期間,大地灣遺址暫停對外開放。
保護文物本體 拉開科學保護序幕
記者在納入此次遺址保護項目的F301遺址看到,該遺址保護棚經過十多年的風吹日曬,其外觀已和遺址整體環境不太協調。據了解,F301是大地灣二期距今6000年左右、屬于半地穴式近似于方形的一座房屋建筑遺址。這一時期的房屋,不論從面積的大小和形狀上看都較更早時期的房屋有了明顯改變,房屋的形狀由一期的圓形地穴式發展成方形或長方形半地穴式,四周出現了墻壁,地面也比較平整了。
“九五”期間,為了對遺址進行有效保護,當時在該遺址上方修建F301房屋保護棚。近年來,省、市文物部門考慮到,經過多年風雨剝蝕,保護棚外觀已與大環境不相吻合,加之保護棚面積過小也不便游客參觀等因素,出于對遺址和文物本體的保護,決定實施大地灣遺址保護項目,著重對F301、F372、F254、F255、F405等重要遺址進行科學回填和復原展示。除此之外,還將對一些長期暴露在野外的遺址進行保護。與此同時,山下通往F901的道路硬化工程、遺址安防設施建設及看護管理用房建設等將同期展開。
總投資720萬元 力爭6個月完工
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程曉鐘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大地灣遺址保護項目是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發改委立項的文保項目,項目總投資720萬元,已于4月1日起開始實施,預計9月30日結束,在此期間,為了保證游客安全及不影響工程施工,大地灣遺址暫停對外開放。
據程所長介紹,該項目的實施是近年來在大地灣遺址保護方面較大、較重要的一次針對文物本體保護開展的全新舉措,將起到科學保護遺址、讓遺址有續利用的作用。
■相關鏈接
大地灣史前文明博物館有望年內開放
本報天水訊(記者王蘭芳)4月6日,記者在大地灣遺址博物館施工現場看到,經過幾年的建設,一座呈折線形延伸到古河道,半地下狀態的大地灣史前博物館主體工程已完工,文物陳列設計方案經過審訂批準后,即將展開文物布展工作,該博物館有望年內開放。
據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該博物館的設計理念脫離了普通博物館建設時采用鋼筋水泥的堆砌,是博物館主體外貌與文物本體深厚內涵和遺址環境密不可分的結合,采用外觀復古與內施現代的雙結合,建筑方式先進一流。博物館內部是一個開放、連續且富于變化的展廳,主要展示大地灣遺址出土的可移動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葫蘆河流域仰韶文化系列展等。據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程曉鐘所長介紹,大地灣博物館的整個建筑與周圍環境地貌、自然風景、古遺址所反映的原始文化內涵協調統一,體現了生態、綠色、低碳,同時可以抗10級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