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輝煌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報道
秦安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
“十一五”期間,秦安縣把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來抓,大力實施旅游拉動戰略,旅游經濟總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關聯帶動、協調發展的旅游產業格局日趨完善,旅游產業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該縣累計接待各類游客16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2億元,兩項指標均超過“十一五”計劃。
科學合理編制規劃,為旅游資源開發提供科學依據。十一五期間,秦安縣先后完成了《甘肅省大地灣遺址保護規劃》、《風溝景區規劃》、《秦安文廟保護規劃》、《鳳山旅游風景區總體規劃》、《秦安縣旅游業發展規劃》,這些規劃的相繼完成,特別是《秦安縣旅游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完成,為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保證了全縣旅游資源的科學、合理、有序開發。
狠抓項目建設,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該縣在完成鳳山風景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2007年投資57萬元完成了蓬萊閣的加固維修工程,2008年投資457萬元啟動了鳳山治理工程,完成了山體的加固、上山棧道的鋪設、路燈的安裝,鳳山小廣場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投資1700多萬元大地灣遺址景區史前博物館的建設,投資1116萬元南上關人民街古建商業一條街的加固維修工程,以及投資50多萬元的文廟崇圣祠的整體維修、泮池和狀元橋的恢復修繕及院內環境的整治。總投資4278.23萬元的大地灣史前遺址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并將其與天水的尋根祭祖旅游線路對接,擴大了客源市場。
積極參加旅游推介活動,旅游市場營銷效果明顯。“十一五”期間,秦安縣連續參加了5屆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3屆蘭洽會、第三屆徐霞客國際旅游節和“全國百城旅游宣傳周”天水、西安旅游推介會,在女媧公祭大典活動期間成功舉辦了秦安旅游推介會,2009年果品博覽會期間在南山農家樂舉辦了旅游推介宣傳活動及御景華庭二樓旅游商品展示展銷活動。連續兩年編印發行來《大地灣》刊物三期,在天巉路秦安境內設置了大型旅游廣告宣傳牌。
強化行業管理,旅游綜合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十一五”期間,五營鄉邵店村和興國鎮鳳山村被評為“甘肅省歷史文化名村”,隴城鎮分別被評為“甘肅省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旅游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興國寺、鳳山風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2A級景區,鳳山古建筑群成功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鳳山被市建設局評為二星級公園。秦融大酒店被評為三星級飯店,天辰大酒店、景園賓館被評為二星級飯店。成立了旅游社分社1家。全縣共發展農家樂10余戶,并對其進行評星掛牌,其中南山農家樂和桃花源農家樂為二星級農家樂,清水河農家樂為一星級農家樂。舉辦培訓班8期,培訓各類旅游從業人員6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同時,加強對旅游景區點和企業的依法管理工作及安全檢查力度,有效規范了旅游市場行為,全縣旅游秩序良好。
“十二五”期間,秦安縣將依托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打造中國歷史文化名縣、全國旅游尋根祭祖圣地和大地灣文化展示基地為目標,加大大地灣文化、女媧文化、三國文化及民俗文化的開發力度,著力打造“一個圣地”(女媧尋根祭祖圣地)、“五大文化園”(大地灣文化園、女媧文化園、三國文化園、民俗文化園、名人名居文化園)、“兩條精品線路”(寶雞炎帝陵—天水伏羲廟—興國寺—文廟—上關明清一條街—鳳山文化休閑旅游線路、平涼—大地灣—隴城鎮旅游區域環線)。切實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快旅游景區景點、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和農家樂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接待服務水平。加強與關中及隴東南地區合作交流,積極開發旅游商品,實現旅游產業的聯動發展,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構筑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帶動第三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