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畜牧:六畜興旺產業強
——秦安縣“走基層、看變化,展特色、推亮點”系列報道之二十四
今年,秦安縣畜牧獸醫工作以調整畜牧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以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以加快現代畜牧業建設步伐為主要任務,把畜牧業生產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立足優勢,大辦養殖小區,發展畜產品及加工企業,健全良種繁育體系,強化動物疫病防治,推廣實用技術,實施健康養殖、生態養殖、集約養殖,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獸藥、飼料安全監測檢查,為畜牧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畜牧業發展形勢喜人,綜合效益明顯。
畜牧生產穩步增長
近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按照“農業穩縣、產業興縣”的工作思路,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畜牧服務體系建設,使畜牧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2010年,全縣畜禽飼養總量達377.06萬頭(只),其中畜禽存欄215.5萬頭(只),出欄161.56萬頭(只)。全縣新發展規模養殖戶330戶,累計達到15641戶;新增養殖專業村10個,累計達到135個;新發展規模養殖場14個,累計達到188個;新建養殖小區10個,累計達到59處;全年新建青貯池10100立方米,其中建成青貯示范點8個9500立方米;新增龍頭企業1個,總數達到12個。肉蛋奶總產量達4.56萬噸,比上年增長11.31%,牧業產值、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分別達3.83億元、60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99%、18.33%。
畜禽免疫成效顯著
在抓好畜牧業生產的同時,動物防疫工作和檢疫工作也成為了全縣及縣畜牧站要抓的一件大事。今年,全縣的春季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繼續以“一疫”、“二瘟”、“三病”、“四蟲”為重點,在搞好千家萬戶防疫工作的同時,重點抓了種畜禽場、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養殖專業村、集鎮周圍、川區和全縣公路沿線的防疫工作。到目前為止,共用市上配發的十九種疫(菌)苗,免疫豬W苗15萬頭,占應免數的47%,累計掛耳標13萬枚,耳標佩帶率達41%;免疫牛W苗1.8萬頭,占應免數的39%,累計掛耳標1.7萬枚,耳標佩帶率達37 %;免疫羊W苗3.8萬只,占應免數的46%,累計掛耳標3.6萬枚,耳標佩帶率達44%;免疫禽流感苗96萬只,占應免數的45%;免疫雞新城疫苗96萬只,密度達45%;免疫注射豬瘟苗13萬頭,密度達41%;免疫注射藍耳疫苗12萬頭,密度達38%;豬肺疫、豬丹毒、羊痘、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因病設防,各類疫病在應免區內的免疫密度達到38%以上。開展產地檢疫的鄉(鎮)達17個,鄉(鎮)開展率達100%,確保了上市畜禽健康無疫、畜禽產品安全衛生。
項目建設扎實推進
近年來,縣畜牧局一班人還千方百計爭取項目,以項目支撐畜牧產業的發展,共爭取中央、省市各類畜牧項目資金155萬元,其中中央和省上投資100萬元。興民奶牛養殖場,大自然養殖場,晨博繁育養殖有限公司,楊家壩養殖場標準化建設項目,裕豐養殖場標準化建設項目和鴻達養殖場標準化建設項目等相繼在秦安安家落戶。
面對新的一年,縣畜牧局將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加大對畜牧業扶持力度,強化工作措施加快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全力推動全縣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