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19.jpg)
6月18日,由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郭錦詩,省司法廳副巡視員董良德及省政府法制辦綜合處、省司法廳法制宣傳處等部門相關人員組成的全省“五五”普法檢查驗收組在秦安檢查指導“五五”普法工作。秦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車學軍,縣委常委、興國鎮黨委書記楊喜春,縣人大副主任劉小秦,副縣長羅增芳,縣政協副主席李平正及縣司法局負責人陪同檢查驗收。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22.jpg)
檢查驗收組一行先后深入蓮花鎮馮溝村、興國鎮司法所、縣財政局等,通過聽匯報、查閱資料、召開座談會等,詳細了解了秦安縣“五五”普法工作。在召開的匯報會上,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車學軍作了“五五”普法工作匯報,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郭錦詩作了講話。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23.jpg)
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郭錦詩講話
近年來,秦安縣 “五五”普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縣工作大局,按照“五五”普法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質為基礎,以“法律七進”為載體,以創建法治縣為目標,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加快推進依法治縣進程,逐步形成了“縣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普法工作新機制和普法依法治縣工作整體推進合力,為建設“平安秦安”、“法治秦安”、“和諧秦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24.jpg)
市長助理董春江主持會議
一是領導干部學法用法不斷強化,民主執政、科學執政能力進一步增強。32名縣級領導和全縣1萬多名干部職工參加了全市、全縣法律知識考試,參考率、及格率均居全市前列。縣政府聘請了2名律師作為政府法律顧問,并為副縣級領導配備了法制秘書;各鄉鎮政府也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增強依法決策能力,有力的促進了領導方式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保證了黨和政府的工作均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在縣委和縣政府的帶動下,全縣各級干部依法辦事能力不斷增強,接受民主監督意識明顯提高,依照法律和程序處理各類涉法問題逐步成為廣大干部的自覺行動。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20.jpg)
秦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車學軍匯報“五五”普法工作
二是執法監督工作進一步加強,各項社會管理逐步納入法治軌道。不斷強化執法監督工作,先后對《農業法》、《森林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依法對《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法》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糾正了選舉中的違法和違反程序的行為;開展對政法機關的監督,不斷促進公正司法,解決了司法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將社會各項事務納入法制化軌道,為創建全省法治縣提供了必要前提,打下了堅實基礎。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05.jpg)
三是依法行政不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果。根據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一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全縣1200余名行政執法人員達到了百分之百持證上崗,相繼調整充實了縣、鄉兩級政府法制隊伍,制定和出臺了《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細則考核方案》、《縣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縣政府行政復議程序》、《行政處罰程序》等規范性文件。二是注重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清理,依法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落實了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的 法定程序。近年來,共制定政府規范性文件18件,清理規范性文件88件,廢止規范性文件10件,修改1件。三是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各項工作機制建設,縣政府削減行政審批項目達32%,建立了行政審批中心,實行 “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簡化了辦事程序,方便了群眾。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11.jpg)
四是公正司法明顯改善,“最后一道防線”作用有效發揮。全縣政法機關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法為民”思想,積極開展了“推進司法改革,維護司法公正”活動,一些群眾反映強烈和阻礙政法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得到顯著改觀。主要表現為:一是政法部門工作作風有了很大改觀。政法機關從改變工作作風入手,采取有效載體和形式,較好地解決了部分干警工作責任心不強、特權思想嚴重(生、冷、硬、橫、推)和執法水平不高等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政法干警普遍樹立了執法為民、無私奉獻、服務大局的工作理念。二是司法效率得到明顯提高。政法各部門針對查擺出的主要問題,狠抓建章立制工作,縣公安局從著力解決制約公安工作發展進步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入手;檢察院從健全完善主訴、主辦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入手;法院從積極推進訴訟風險告知、擴大簡易程序范圍和法官職業化建設入手;司法局從深化法律服務風險責任制、提高社會誠信度入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權責明確、互相配合、互相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促進了司法效率的提高。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13.jpg)
五是法制宣傳教育更加深入,人民群眾法律素質逐步增強。大力開展“爭做法律明白人、爭做遵紀守法戶、爭做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動,使法律真正走進了百姓的日常生產生活中。在全縣廣泛推廣“小手拉大手”普法經驗,緊緊抓住社會最基本單元家庭這個關鍵,以學生為紐帶、以學校為陣地、以家庭為單位,充分實現從家庭到整個社會學法的互動。全縣各中小學相繼組織開展了邀請家長參加的“遠離‘黃、賭、毒’”主題班會、學法征文比賽、模擬法庭等普法活動,對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促進農民群眾學法、用法、守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以“四進四掛四建”活動為載體,前移政法職能。政法機關統籌安排,選派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203名干警,分別進到學校、機關、企業、村(社區),結成共建對子168個,警民關系、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為不斷深化創建法治縣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18.jpg)
六是法律服務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群眾獲得法律服務的渠道更加暢通,在全縣逐步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維權靠法的濃厚氛圍,由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組成的法律服務體系,基本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全縣法律援助機構接受法院指定、公民申請、組織指派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達210件,提供法律咨詢達900余件;全縣律師擔當法律顧問達75家,累計代理訴訟、非訴訟案件1200余件,為400余人提供了法律咨詢。公證機關累計辦理各類公證近1200件,涉及全縣經濟發展各個領域。全縣已建立遍布城鄉的人民調解組織500多個,各級調解組織和人民調解員每年調解各類矛盾糾紛近2000件。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09.jpg)
七是“五五”普法工作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秦安是天水的北大門,天饞公路、靖天公路縱貫南北,涇甘公路橫穿東西,蓮葉公路、蔡蓮公路建成通車,已成為溝通隴東、隴南、蘭州及西安的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增長較快,城市功能初步完善,對周邊地區形成了較強的輻射力、吸引力和帶動力,初步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場為龍頭的城鄉市場流通網絡,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較快,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02.jpg)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07.jpg)
![](/Files216/BeyondPic/2010-6/19/201003121490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