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 謀當地發展
秦安村干部赴山東濰坊考察取經收獲頗豐
![](/Files216/BeyondPic/2010-6/18/20100312146001.jpg)
4月28日至5月6日,秦安縣320多名鄉村干部赴山東濰坊參觀考察了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他們親眼目睹了濰坊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親身感受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給農民群眾帶來的顯著實惠,親耳聆聽了農業專家深入淺出的專題講座和村“兩委”班子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感人事跡,內心受到強烈震撼和深刻觸動。近日,記者對考察歸來的村干部進行了走訪,他們的共同感受是,不虛此行,收獲很大,既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又啟迪了思維,更新了理念,進一步激發了工作動力,堅定了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Files216/BeyondPic/2010-6/18/20100312146004.jpg)
思想真解放 理念真創新
參加學習考察的鄉村干部最大的收獲是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隴城鎮鎮長漆鵬程說,濰坊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有著超前的思維、創新的理念和開放的市場意識。他們打造以“農”字號為主的現代農業,持續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三大七小”的發展模式。用工業化的理念謀劃和經營農業,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營。劉坪鄉人大主席王喜林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的差距最重要的在思想觀念上。濰坊市的每一個縣市都能夠把各自的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做細。我們也有林果業這個主導產業,由于沒有敢為人先的勇氣、敢闖敢為的膽氣和做大做強的豪氣,還在一個低水平、低層次上徘徊。我們要大膽地想,大膽地闖,大膽地干,放遠眼光,盯緊市場,強化服務,做強產業,否則我們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就沒有希望。
![](/Files216/BeyondPic/2010-6/18/20100312146008.jpg)
思路更清唽 出路更寬廣
考察歸來后,秦安縣鄉村干部認真借鑒濰坊農業產業化發展有益經驗,精心謀劃當地農業發展的新路子。西川鎮何灣村黨支部書記陳永紅說,我們過去只重視了林果規模的擴大,卻忽視了最關鍵的龍頭企業建設。今后,我們要圍繞農業抓“龍頭”,抓好“龍頭”促農業,大力興辦果品儲藏、加工、營銷“龍頭”企業。云山鄉蒲山村是全縣較大的畜牧業發展村,村黨支部書記蒲金生通過參觀取經,表示要組建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組織,建立養殖小區,實行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把畜牧產業做大做強。劉坪鄉杜寨村支部書記杜紅兵對本村發展充滿信心,表示要努力拓展“五位一體”高效設施農業“杜寨模式”,大力發展山地日光溫室建設,每年新建10座以上,三年內達到200座以上;引進油桃種植“一邊倒”新技術,引導群眾做大做強日光溫室油桃產業;大力發展養殖業,穩步推進勞務輸出,培育適合本村發展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興國鎮鄭川村主任柴順成是一名果品經紀人,他認為要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一要靠科技,二要有市場,三要有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三者缺一不可。他希望政府更加重視和支持果品市場建設、品牌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林果產業大發展。
![](/Files216/BeyondPic/2010-6/18/20100312146009.jpg)
支部創一流 干部創佳績
濰坊市鄉村組織真正能夠領著群眾干,做給群眾干,幫著群眾辦,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切實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讓鄉村干部體會頗深。五營鄉何洼村支部書記趙自然感慨地說:同樣是黨支部,同樣是支部書記,為什么別人能辦到的,我們卻辦不到?歸根結底,是我們缺少真抓實干,敢闖敢干的精神。中山鄉縣灣村黨支部書記縣存生談到:農民要致富,要有一個好支部。三元朱村能發展到今天,凝結著支部一班人特別是書記王樂義的心血和汗水。西川鎮川口村支部書記楊秋生說:我們要學習王樂義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品質,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產業發展上,用在服務群眾上,積極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在采訪中,鄉村干部紛紛表示,要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按照“五個好”和“五個帶頭”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流班子,創出輝煌業績,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Files216/BeyondPic/2010-6/18/201003121460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