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難題 惠民生 促發展
秦安縣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綜述
秦安縣把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后續工作與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批次聯動、城鄉聯動,圍繞事關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民生問題、熱點問題、機制問題深化整改,取得了顯著成效,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針對全縣林果產業規模、質量和檔次還不夠高,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等問題,秦安縣委、縣政府按照突出特色、質量優先、集約經營的原則,調整完善林果產業化發展思路,進一步擴大基地規模,提高果品檔次,爭創優質品牌,延長產業鏈條。去年,新建林果基地8.1萬畝,完成了秦安蘋果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認證和“中國蘋果之鄉”申報命名工作。組建成立了天水成紀果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果品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目標。成功舉辦了果品博覽會,打造提升了果品品牌。去年,全縣果椒產量達37.4萬噸,總收入6.74億元,增長52.8%。針對全縣工業企業少、投資拉動能力不強等問題,秦安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18條措施,建立并落實了項目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會診制度,爭取并落實了城區污水處理、葫蘆河宋場大橋等各類重點建設項目311項,總投資10.39億元。積極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去年全縣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38項,總投資16.91億元,到位資金9.05億元。
民生問題集中改
針對金融危機給農民工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調整勞務輸轉工作思路,強化就業培訓,開拓勞務市場,創辦了通達勞務公司。協調農行、信用聯社等單位,為創業人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80萬元,督促司法部門追回拖欠農民工工資78.55萬元。去年,全縣新增勞務基地32個,輸轉城鄉勞動力10.1萬人,創勞務收入7.7億元。針對改善民生的力度、進度與群眾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等問題,該縣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去年撥付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助資金1600萬元,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336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1646.66萬元,新增農村低保戶21569人,發放城鄉鎮低保金1798萬元,發放城鎮低保戶住房困難戶廉租補助金239萬元,建成廉租住房5000平方米。王尹鄉王新村、隴城鎮純仁村、五營鄉王洼村、王鋪鄉五營村等13村災后重建整村搬遷并入住。
熱點問題深入改
針對機關黨員干部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較差、辦事效率和工作效能不高等問題,組織開展了干部紀律作風集中整頓和機關作風建設示范單位創建活動。縣上聘請了曾經擔任過領導職務、熟悉部門工作的20多名離退休老干部組成三個行評小組,對相關部門開展了行風評議,同時健全完善了推進工作運行和干部管理的制度機制。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加大對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力度,共排摸各類矛盾糾紛719起,調處702起,調處率和成功率均分別達到97.6%、99.4%。在城區各社區成立了志愿者治安巡邏隊,對轄區開展全天候巡邏。在興國、千戶、云山、王鋪等鄉鎮開展公、檢、法、司“四長聯合接訪”活動4次,現場解決問題36個,確保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
機制問題著力改
針對工作制度不夠完善、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秦安縣委、縣政府分別修訂完善了《秦安縣委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秦安縣縣級領導包抓重點建設項目制度》、《秦安縣人民政府工作規則》、《秦安縣項目爭取落實激勵辦法》等制度機制28項。各重點部門和單位在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充分醞釀討論的基礎上,先后修改完善制度217項,新建制度216項,對已不適應現狀的213項制度進行了廢止。并采取全面檢查、重點抽查、匯報交流、現場督辦、掛牌銷號、責任追究等措施,督促各單位認真抓好制度機制的落實工作,使各項黨務政務工作規范運行、健康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