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載體 突出特色 注重實踐
秦安縣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試點扎實推進
![](/Files208/BeyondPic/2009-4/6/0904062230a973ef30f59e1d0a.jpg)
秦安縣第三批學習實踐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鄉村、社區、企業、學校各試點單位立足實際,創新載體,突出特色,注重實踐,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
創新方式,深化學習,突出靈活性。一是專題輔導“送學”。先后邀請縣委宣講團和知名科技、法律專家,對廣大干部、農民黨員和企業職工開展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科技創新與發展”等主題輔導報告12場(次),參訓人員2501人(次)。二是結合實際“選學”。緊緊圍繞發展壯大林果支柱產業,邀請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姜全,對劉坪、王尹、何灣蜜桃專業合作社等試點單位的農技干部和果農開展了集中培訓;天水興國毛紡織有限公司針對金融危機給企業生產帶來影響,邀請企業管理專家,對全體員工進行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訓。三是參觀考察“促學”。王尹鄉政府機關黨支部組織60多名鄉村干部赴隴城、郭嘉、興國等鄉鎮,現場參觀學習了基層組織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等方面的先進典型,促進了學習調研活動的深入開展。四是區分情況“幫學”。對能正常堅持學習的黨員干部統一組織開展學習輔導,對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黨員,確定專人逐個上門幫學,對外出黨員,通過郵寄學習資料、QQ連線、電話聯系督促學習。何川社區黨支部建立支委聯系黨員制度,督促和幫助年老黨員開展學習,結成幫學對子12對。
![](/Files208/BeyondPic/2009-4/6/09040622309ca789919b8b9c2a.jpg)
創新載體,豐富內容,突出針對性。各試點單位結合各自實際確定主題,突出特色,有的放矢地開展實踐活動。 王尹鄉圍繞“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發展能力,促進結構調整,推動協調發展”的主題,狠抓鄉鎮職能轉變、干部作風轉變 “兩個轉變”,推進重點項目、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和基層組織等“四項建設”;劉坪鄉按照“情系群眾、關注民生、科學發展”的活動主題,著力做大做強蘋果和蜜桃產業,推進日光溫室+水窖+沼氣+養殖+貯藏“五位一體”生態農業建設;尹川村圍繞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打造“山坡果園、田間菜園、草編樂園”的“三園經濟帶”培育開發果品、蔬菜、草編特色產業;劉坪鄉何灣蜜桃專業合作社把強化技術支撐、促進增產增收作為實踐載體,推進林果產業化發展;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提出了“推進科學發展,提升職教水平,促進就業培訓,服務秦安建設”的主題,開展了學校爭當教育排頭兵、黨員爭當崗位排頭兵“雙爭”活動;何川社區把“提升服務水平,構建和諧社區”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著眼點,開展了“進百家門、聽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 “四個百”活動,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Files208/BeyondPic/2009-4/6/090406223030e53f7c1c427b9b.jpg)
邊查邊改,解決問題,突出實效性。各試點單位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即知即改,著力解決實際問題。王尹鄉針對群眾反映的農路不暢、就醫不便和計生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多方籌資4.8萬元,新修趙梁村農路3.2公里,協調衛生院開展了“關愛婦女、送健康下鄉”活動,免費檢查診療300多人(次)。劉坪鄉打好抗旱春耕生產第一仗,完成集雨節灌水窖38眼,果椒建園2900畝,全膜覆蓋6000畝。劉坪何灣蜜桃專業合作社著力解決果樹灌溉難、果品運輸難和果園管理技術缺乏等問題,建設集雨節灌水窖21眼,硬化道路1.2公里,培訓果農500多人,新發展社員26人。天水興國毛紡織有限公司著力尋找發展良策,進口1000多萬元的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做到了金融危機期間市場不縮減、企業不減產、職工不減員、工資不降低,生產經營效益穩中有升。(特約 馮喜成)
![](/Files208/BeyondPic/2009-4/6/090406223009f4e61fab071e9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