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林果產業發展論壇今日開壇
專家學者為林果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指點迷津
秦安林果產業發展論壇現場(配圖:天水在線)
人民網秦安7月19日電 在萬樹桃花結碩果之時,秦安林果產業發展論壇今日開壇,來自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等一批省內外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齊聚“中國蜜桃之鄉”——天水市秦安縣共商林果產業發展大計。
與會的專家學者就果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相關知識;果品產業發展動態與趨勢分析、安全生產;果業發展思路與對策;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秦安林果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等內容展開討論,還共同研究和探討了秦安林果產業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環境等重大課題,為秦安進一步做大做強果品產業指點迷津、出謀劃策。
論壇的舉行將“促進秦安林果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秦安縣政協副主席李平正如是說,“各位領導、專家學者提出的許多富有前瞻性、創造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啟迪了發展林果產業的思路,幫助我們找準了發展中的差距,使我們明確了目標方向,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林果產業的決心和信心。”
秦安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北部,屬隴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具有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農作物生長期較長等特點,特別有利于各類瓜果的生長與結實,是中國北方果樹最適宜栽培區之一,也是中國蜜桃的原產地之一。據秦安縣志記載,秦安蜜桃早在漢代就已廣泛栽培,在唐宋時期,“齊桃”、“二格子桃”和“秋桃”就以個大、色艷、味美而遠近聞名,曾有歌謠說:“石窯兒、折橋兒、秦安出的好桃兒”。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病中想吃故鄉的蜜桃,專們派遣使者快馬兼程來秦安采摘,從此秦安蜜桃被作為朝廷貢品,名揚四海。
1994年以來,秦安先后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桃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示范縣全省林果支柱產業建設十強縣。在奧運推薦果品評選活動中,“秦安蜜桃”和“秦富一號”蘋果被評為一等獎,“秦安蜜桃”榮獲“中華名果”稱號,并通過了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秦安紅富士、金冠、新紅星蘋果,秦安蜜桃、早酥梨、花椒、杏等7個品種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并注冊了“大地灣”商標,秦安的果品產業發展逐步進入品牌化發展階段。
2007年,全縣以果椒為主的經濟林面積達62.29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8%,全縣果椒總產量25.9萬噸,果椒總收入3.53億元,農民人均618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4.4%。目前,林果業已成為全縣的一大支柱產業。(李戰吉 魯琰茹 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