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之鄉”甘肅秦安成西北最大的果品生產基地
中新網蘭州7月10日電(劉魁 薛梅) 最是七月好風光好,在這瓜果飄香的美好季節,天水秦安即將迎來2008中國天水公祭人文始祖女媧大典暨果品博覽會。
素有“羲里媧鄉”之稱的天水市,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是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祭祖的圣地,境內有考古發現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遺址,佐證了華夏文明的發展史。天水不僅是個文化大市,而且是個果品大市,素有“瓜果之鄉”的美譽。
天水地處隴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光照充足,降雨適中,夏無酷暑,冬元嚴寒,是中國北方果樹最適宜栽培區之一,是蘋果、桃、梨、葡萄、花椒的天然生長地。截止2007年底,全市干鮮果基地總面積已發展到179.4萬畝,總產量達70.26萬噸,總產值達11.06億元。在果品生產中,秦安縣先后引進推廣水果新品種90個,干果新品種18個,普及推廣了水果套袋、噴施果型劑、水果設施栽培等十大果椒先進實用技術。
秦安一個“一堆黃土,一堆人”的貧瘠小縣,61萬人民,62萬畝林果地,其果品暢銷國內24個省市,遠銷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國家的“瓜果之鄉”。憑借秦安蜜桃、紅富士蘋果,以個大、色艷、味美、安全相繼被評為北京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
7月18日,博覽會將集展示天水市林果產業發展最新成果為重點的集文化、旅游、展銷、經貿、商務活動為一體。屆時,共設展區4200平方米,展出名特優新果品等各類農產品200余種,預計銷售量可達15萬噸,現場交額可突破6億元。
為打造“全國林果產業基地縣”,秦安計劃五年內建成葫蘆河流域優質蜜桃、清水河流域優質紅富士蘋果,建成西北最大的果品生產基地。
甘肅秦安將舉辦公祭女媧大典暨果品博覽會
人民網甘肅視窗蘭州7月10日訊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中國天水公祭人文始祖女媧大典暨果品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甘肅省林業廳、省農牧廳和天水市政府聯合主辦,秦安縣委、縣政府具體承辦的2008中國天水公祭人文始祖女媧大典暨果品博覽會,將于7月18日至20日在秦安縣舉行。本次節會是天水市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次以集中展示天水市林果產業發展最新成果為重點的集文化、旅游、展銷、經貿、商務活動為一體的盛會。
據介紹,本屆博覽會的內容包括大地灣中華文明之火和龍泉圣水采集儀式、天水市公祭女媧大典、第三屆女媧文化論壇、林果產業發展論壇、特色產品展示展銷、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親商大會、游園采摘、參觀旅游等活動,還將舉辦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大型圖片展、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書畫展。博覽會以“弘揚女媧文化,倡導人文精神,提升特色產業,構建和諧家園”為主題,以打造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游城市——天水”、“中國西部小商品城——秦安”“全國林果產業基地縣——秦安”品牌為目的。博覽會期間,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欄目組將以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宣傳天水的優質果品、特色產業、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展示展銷和經貿洽談是本次博覽會的兩項重點內容。展示展銷采取產品展示與產品展銷相結合、燈箱圖片與產品實物相結合、展館展示與街道展銷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布展、統一管理。共設林果產品展區、特色產品展區、鄉鎮產品展區、工業產品及小商品展區等四個展區,展區總面積4200平方米。共設置展位52個,開辟展銷一條街1條,設置攤位100個。不僅展示展銷秦安蜜桃、蘋果、花椒、白脆瓜、梨、杏等優質果品,而且展示展銷秦安絨線、酒業、鉛筆制造、農副產品精加工等企業的新優產品;不僅展示秦安林果產業發展新成就,而且展示秦安農產品、現代農業、設施栽培等方面的新成果;不僅展示展銷秦安地方農產品和工業產品,而且展示展銷天水市五縣二區及省內外的各類優質農產品和特色工業產品。屆時將展出名特優新果品等各類農產品200余種,預計銷售量可達15萬噸,現場成交額可突破6億元。
博覽會期間,還將召開親商大會,以西北地區為主,分省市成立秦安工商聯分會,搭建內引外聯招商平臺,招徠在外地經商辦企業的秦安籍人士回報家鄉、投資興業同時廣泛宣傳秦安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域外合作交流,將推介招商引資項目66項,涉及農業產業化、工業、商貿流通、文化旅游、畜牧養殖等領域,擬引資近14億元。(李戰吉 魯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