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秦安訊(記者李天倫)近年來,秦安縣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勞務輸轉規模逐年擴大。今年前9個月,秦安縣在喜獲全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勞務輸轉工作先進縣”光榮稱號的同時,全縣農村共輸出勞務人員13.4萬人次,基本實現了戶均輸轉一人的目標,創勞務總收入2.44億元。
長期以來,秦安縣素有“小貨郎、走四方”的傳統經商優勢。為把勞務經濟做大做強,秦安縣勞務工作實施走出去、立住腳、返回來“三步走”戰略,讓“小貨郎、走四方”的傳統走向了規范、有序的新路子。目前,秦安縣積極創建勞務基地,搭建勞務平臺,先后在北京、天津、深圳等100多個地州市縣建立了較為固定的勞務輸轉基地。與此同時,秦安縣堅持走多樣化培訓的路子,不斷提高勞務人員的勞務技能,確保勞務人員輸得出、站得住、能致富。統計顯示,“十五”期間,秦安縣累計輸出勞動力64.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0多億元,全縣有5萬農民靠勞務輸出脫貧致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外出務工人員有所成就后,回歸故里帶頭創業,投資市場興辦企業,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就業,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目前,秦安縣約有1.89萬勞務人員返鄉創業,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帶動近1.6萬人間接就業,已經形成了外出務工—回鄉創業—帶動勞動力就業的勞務經濟循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