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啟幕
省內外眾多媒體聚焦平涼
甘肅日報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朱宇鯤)8月27日,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啟幕,首場發布會主題為“牢記囑托 砥礪奮進——加快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市委副書記馬琨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
據介紹,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平涼市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開放開發邁出新步伐,城鄉面貌有了顯著變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文旅首位產業加快成長,民生得到不斷改善。
1949年,平涼市GDP僅為0.53億元。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平涼市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到2018年,全市GDP增加到395.17億元,增長了700多倍,年均增長14.2%;人均生產總值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4元增加到18676元,增長了300多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595.6萬元增加到30.5億元,增長512倍。
平涼市深入實施“九大沖刺行動”,聚力推進“3+3”沖刺清零,堅持不懈培育牛、果、勞務增收產業,大力發展“五小”產業,探索推廣了“三變”改革的“莊浪模式”“靜寧模式”和勞務扶貧的“靈臺模式”,70%的貧困群眾依靠產業穩定脫貧,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與此同時,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級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市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的4.57%提高到2018年的33.62%。民生得到不斷改善,2018年,平涼市用于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178.1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3.8%。通過開發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宮等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積極延鏈補鏈擴鏈,文旅首位產業加快發展。
此外,平涼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全市鐵路運營里程由“零”發展到231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萬公里,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個縣(市、區)通高速;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658處、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5處,解決了189.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難問題;大力推進信息化,移動手機覆蓋率100%,光纖入戶率達到99.6%,網絡帶寬達到10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