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平涼7月5日消息(記者 王曉蕾)在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吊溝村扶貧車間,屋外擺放著一排排喜慶的嶄新紅燈籠;屋內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繁忙有序地趕制宮燈。“市場好得很,一點不愁賣。”扶貧車間負責人宋小霞笑著說。
縫制、貼花、組裝、裝箱……記者注意到,在整個宮燈生產線上,穿梭著各個年齡段的婦女們。“我們這是‘巾幗’車間”,在宋小霞看來,農村婦女也可以賺錢顧家兩不誤。
![](/Files257/BeyondPic/2019-7/5/W020190705524171686683.jpg)
圖:吊溝村扶貧車間(攝 王曉蕾)
吊溝村是莊浪縣14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413戶1785人,現有貧困人口185人,貧困發生率達到10.36%。因地處山地、溝壑交織,交通非常不便利,加之產業落后,很多年輕勞動力選擇外出打工,家中只留下老人和婦女照顧小孩。
如何調動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婦女積極性,幫助貧困戶家庭創收成了脫貧的關鍵所在。
石荷花是吊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老伴早年去世,兒子外出打工,兒媳陪著4個孫子在鎮上讀書,家中只剩她一人。“過去一直種地,但是我年紀越來越大,很多活兒干不來了”,“有心無力”。像石荷花這樣的“留守老人”在吊溝村還有很多,他們家庭貧困,但又無法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
“我們把農村中留守的婦女組織起來,成立了扶貧車間,給她們提供不需要很多技術和體力的工作,幫助她們增收。”水洛鎮黨委書記馬立強表示,按照“先崗前培訓,合格再上崗”的方式,先對應聘人員進行半個月的崗前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根據員工年齡、技術和工作需求,安排上崗。
從今年2月份車間開業到現在,宮燈扶貧車間已經吸納了78名“留守”老人,其中43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薪酬采用計件制,每個工人每個月最低可以拿到近2000塊錢的收入。
![](/Files257/BeyondPic/2019-7/5/W020190705524171728619.jpg)
圖:扶貧車間里正在工作的婦女(攝 王曉蕾)
“日子過得可比以前好太多。”石荷花一邊忙活著把制作好的燈籠封箱一邊說著,“從來沒想過在家門口就可以賺錢,我現在也是家里的高收入人群了!”
除了制作宮燈,在莊浪縣還有果品貯藏加工、服裝加工、手工制品等多種門類的扶貧車間。去年以來,莊浪縣制定出臺了《莊浪縣“巾幗扶貧車間”認定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按照“政府支持、企業運作、群眾務工”的模式,在貧困人口聚集地,搭建形式靈活多樣的“扶貧車間”,鼓勵建檔立卡貧困婦女就近就地就業。
據了解,目前莊浪縣已經建成運營巾幗扶貧車間14個,帶動就業1092人,其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265人,人均年收入2.2萬元。“未來,我們將對貧困勞動力和留守婦女的數量、年齡、文化程度、產業發展、務工情況、個人意愿、培訓需求等進行詳細摸底,為實現精準施策、精準培訓奠定基礎。”莊浪縣委副書記、縣長宋樹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