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六盤山麓楓葉如火,涇河兩岸秋意正濃。有陜、甘、寧三角區“旱碼頭”之稱的平涼市,正在掀起又一波項目建設熱潮。
蜿蜒盤旋的公路上,一列列工程車隊疾馳而過。眺望遠處,一個個項目正在落地生根——截至今年9月底,平涼實施500萬元以上的項目891項,比去年增加149項,完成投資350.52億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25項,比去年增加39項,完成投資194億元。
10月11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率全省新建項目現場觀摩團在平涼市進行觀摩考察。王三運指出,平涼市抓項目意識很強,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奔走于全國各地招商引資爭取項目,成效顯著,項目的數量比較多,規模比較大,前景也較好,項目建設勢頭很好。
大招商招大商聚焦著力重點做大主導產業
——全省新建項目觀摩活動啟示之平涼篇
![](/Files235/BeyondPic/2012-10/12/11160657_127183.jpg)
本報記者張 鶴 惠程華
大招商,招大商,一個個重大項目折射出的是平涼人加快發展的迫切心情,轉型跨越的強烈愿望
前不久,從平涼工業園區傳來好消息,陜西星王集團在平涼注冊成立的平涼華泓匯金煤化有限公司簽約落地的180萬噸煤制甲醇、70萬噸烯烴項目,被列入國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
“這是企業與政府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謀發展的結果。”10月12日下午,平涼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安正勇告訴記者。
時間追溯到去年底今年初。平涼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前往西安,與陜西星王集團高管接觸,希望企業能夠在平涼實現合作發展。隨后,平涼市與企業積極接洽,最終促成了這個投資259億元的大型項目在今年蘭洽會上順利簽約。
這個項目僅僅是平涼人抓項目的縮影,項目中折射出的是平涼人加快發展的迫切心情,轉型跨越的強烈愿望。
“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任務,千方百計多引資,招大商。”這是平涼各級干部的共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掛帥出征,千方百計招大商引強企,狠抓項目落地。
今年2月7日,春節剛過,平涼市委書記陳偉便帶隊赴京,銜接爭取項目,洽談合作事宜。
5月初,平涼市長臧秋華實地參觀考察江蘇悅達集團,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合作、推進共同發展達成共識。5月9日,酒鋼集團與江蘇悅達集團簽訂煤電化循環經濟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牽手合作,共同投資建設酒鋼集團平涼煤電化循環經濟項目。
當天下午,在蘭州參加完酒鋼集團與江蘇悅達集團平涼天元煤電化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簽約儀式之后,平涼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又率團連夜趕赴安徽蕪湖海螺集團公司總部,就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做大做強新型建材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平涼海螺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等事宜,與集團公司高層進行深入洽談對接。
誠懇的態度、優良的投資發展環境,打動了沿海越來越多大公司、大集團的老總,他們紛紛把目光投向平涼。國內500強中的國電、大唐、中鋁、中冶等大型企業集團先后與平涼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中國華能、中水電、中石油、海螺、雨潤、酒鋼等一大批集團公司相繼在平涼落戶,使得平涼能源化工基地初具規模。
通過這些項目,我們看到了平涼狠抓項目的鉆勁和狠勁。安正勇負責的具體工作就是跟蹤項目,他淡淡地說:“我們的角色就是服務。我們和企業是一家人,他們發財,我們發展。”
正是在這種強烈的項目意識的推動下,平涼市項目建設工作突飛猛進。今年以來,平涼市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到9月底,全市共實施各類招商引資項目178項,總投資538.45億元,落實到位資金136.01億元,增長52.49%。
利用當地資源,逐步培育成為主導產業,并使其發展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
田野里,秋天的氣味和著蘋果的芳香傳遍四野,吸引來了八方客商。
10月12日,2012中國蘋果年會、中國·平涼金果博覽會在“中國蘋果之鄉”靜寧縣成功舉辦。開幕式當日,靜寧縣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命名為“中國優質果品生產基地”稱號,并簽約招商引資項目、果品銷售合同34項,總金額達到23.33億元。
平涼是我省果品大市,目前已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114萬畝,建成國家級、省級示范園20個,果品產地價連續7年位居全國之首,并成功注冊了全國第一個蘋果證明商標——平涼金果。
透過蘋果,我們看到了平涼人善于利用當地資源,做大主導產業,并使其發展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果品之外,平涼還有煤炭,還有旅游等,平涼人正在聚焦著力重點,積聚發展要素,努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可以說,平涼的經濟,興于煤,平涼的發展,繞不開煤。大型項目因煤而生,大型企業因煤而起。平涼人的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煤的蛋糕做好做大了,方能帶動其他產業與社會事業的發展。
今年以來,平涼市以建設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為目標,把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著力點放在擴能增產、延伸鏈條、循環發展上,全力促進煤電產業做大做強,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著眼于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發展,堅持大產業引領、大項目支撐、大園區承載,一手抓資源勘探,一手抓綜合開發,加快推進煤電化、煤電冶、煤電材一體化發展。14個能源開發項目概算總投資548.1億元,已有8項開工建設,完成投資55.57億元,其余6項前期工作正在抓緊推進。
同時,他們積極引進開發新能源、新材料,發展生物醫藥,加快推進光伏產業園和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園建設。光伏產業園一期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500MW晶體太陽能光伏電池產業化項目即將建成投運;半導體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園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550萬元。
在旅游方面,平涼以文化旅游產業為龍頭,論證謀劃了國家級平涼崆峒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加大景區景點建設力度,實施旅游建設項目39個,完成投資2.24億元,崆峒山景區成功創建為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與此同時,平涼努力挖掘崆峒山養生第一地的潛力,做大養生產業。到9月底,全市旅游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分別達到574.81萬人次和2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7%和34%。
一個個飛速跨越的數字,蘊含著平涼人發展經濟的智慧,寫滿了平涼人抓大項目、辦大企業、興大產業的發展歷程。
優化功能布局,集約利用資源;聚焦著力重點,做大主導產業;不斷擴大開放,積聚發展要素,不僅是當前的工作重點,更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發展的過程中,平涼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從整體上看,平涼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經濟結構還不夠優,特色優勢還不夠強,需要通過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和改進。
王三運書記對平涼市今后的項目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他強調,一是要優化功能布局,集約利用資源;二是要聚焦著力重點,做大主導產業;三要不斷擴大開放,積聚發展要素,努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全省新建項目現場觀摩活動平涼市點評會結束后,平涼市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點評會議精神,深刻領會講話內涵,紛紛表示要發憤圖強,創新進取,做到不負眾望,勇于擔當,積極彌補“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經濟結構還不夠優,特色優勢還不夠強”的短板,創造更好的工作業績,以項目建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環境是否優越,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意向。平涼市招商局局長吳邦鋒說,按照點評會精神,招商部門將從軟、硬兩個環境進一步優化上著手,認真研究,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優化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全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投資者創造更佳的軟環境,以更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人才、吸引技術、吸引投資、吸引項目。
平涼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劉卓祿認為,點評會為平涼建設國家級煤炭深加工基地指明了方向,今后,園區在招商引資和建設國家級煤炭深加工示范基地的過程中,將始終做到優化功能布局,集約利用資源,把優勢資源配置給優勢企業,開發出更多的煤炭深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條,做大經濟總量,發展循環經濟,優化經濟結構,使當地煤炭資源等特色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