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電(記者 宜秀萍) 9月24日晚,作為首屆“中醫中藥中國行·文化科普宣傳周”的壓軸戲,新編歷史秦劇《皇甫謐》在北京海淀大劇院公演。該劇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策劃,甘肅省衛生廳、省文化廳、省文聯及平涼市委、市政府、靈臺縣委、縣政府承辦,靈臺縣秦劇團創排。
甘肅省副省長咸輝,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國強以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國文聯及我省有關部門、廳局負責人與近千名首都中醫藥系統工作人員共同觀看了演出。
皇甫謐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名醫、針灸學鼻祖,新編秦劇《皇甫謐》生動再現了曹魏末年,洛陽名士皇甫謐因避禍返回家鄉(今甘肅省靈臺縣),途中目睹百姓遭受瘟疫之苦,自身不幸染病,后經郎中公孫望針灸治愈,由此體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拜師學技,潛心鉆研,終成一代名醫,用中醫針灸為百姓解除病痛,并以畢生心血著成一部醫學經典《針灸甲乙經》的曲折故事。
演出前,咸輝與王國強進行了簡短會談。咸輝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長期以來對我省的大力關心和支持。她指出,把一個縣級劇團創排的秦劇作為首屆“中醫中藥中國行·文化科普宣傳周”的閉幕演出劇目,充分體現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我省中醫藥工作的肯定與支持,也為宣傳甘肅的中醫藥文化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舞臺。
王國強表示,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在應用針灸治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在為中醫針灸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作為中醫針灸學的鼻祖皇甫謐,以戲劇的形式搬上舞臺,讓更多的人認識中醫,了解針灸,這對傳承中醫藥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甘肅的中醫藥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今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把甘肅列為全國中醫藥改革示范省進行重點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