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朝霞 漫步平涼市街頭,記者看到,掛有浙江牌照的轎車來往穿梭,那一聲聲帶著濃重浙江口音的普通話不絕于耳。平涼市聚集了眾多浙江人,他們大都是來平涼投資的客商。
平涼市各級政府廣栽梧桐,以寬廣的胸襟招商引資,通過打造“政策洼地”,營造“服務高地”,做到“巢”好“鳳”自棲,吸引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客商紛紛落戶,尤其以近萬名浙商闖平涼為人稱道,平涼也因此與重慶、沈陽、太原等12座城市入圍“浙江最佳投資城市”的行列。
好環境引來鳳落戶
10多年前,在蘭州做家具生意的浙江臺州人吳宏國到平涼旅游,崆峒山優美的自然風光,平涼市良好的人文環境,使他有一種歸“家”的感覺。他便來到平涼謀求發展。經過創業打拼,他的事業發展壯大。目前,他投資3000多萬元,建起了國際家具匯展中心,吸引了500多位浙商入駐,云集了廣東、西安、上海、成都、蘭州5大城市的60多個品牌、1000多個品種的家具,銷售輻射陜甘寧三省區150公里范圍。
吳宏國深有感觸地說:“我之所以選擇在平涼創業,就是這里有渴求發展、勤奮敬業的領導,有愛商尊商、扶商助商的良好環境,我個人創業的成功和企業的發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正是在平涼市、崆峒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吳宏國的事業如日中天。在他的倡導下,2003年10月,平涼市浙江企業聯合會成立,架起了浙商與市、區黨委政府溝通的橋梁。
平涼市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把今年確定為非公有制經濟“創優發展環境年”,加強與平涼浙江企業聯合會的合作,搭建浙商投資置業、擴大發展的平臺,著力營造“親商、尊商、重商”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及時幫助浙籍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清理各類收費項目,明確收費標準,嚴禁向企業亂攤派、亂集資、亂罰款。目前,平涼的人文環境在浙商中有口皆碑,吸引了近萬名浙商紛至沓來,占據外地客商的半壁江山。
好政策贏得投資熱
浙江溫州人何橄自1997年來到平涼后,他創辦的平涼市鵬威實業公司三年一個跨越,從最初的陶瓷潔具公司發展成擁有平涼柳湖建材市場、凱灃貿易進出口公司和鵬威陶瓷潔具公司3家分公司,總資產6000多萬元的實業公司。何橄告訴記者:“平涼市、崆峒區兩級黨委政府把‘鵬威’的事當自己的事,從未把我們浙商當外地人,我們有什么事,領導不管多忙,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接待我們!
何橄在創建柳湖建材市場時,因為一些客觀原因,他有些動搖,崆峒區有關領導上門和他談心,鼓勵他放心投資、大膽經營。他籌建凱灃貿易進出口公司時,市、區領導多次到工地檢查指導,解決各類問題;崆峒區畜產局將科技特派員派到公司進行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不收分文報酬;崆峒區科技局為公司爭取項目牽線搭橋。凱灃貿易進出口公司于2005年9月建成投產,投資3000萬元建成年產1500噸牛肉湯罐頭生產線,產品已出口韓國。打出去平涼紅牛品牌的牛肉,換回來的是外匯。
“鵬威”的成功范例,營造了平涼是投資熱土、興業樂園的濃厚氛圍。平涼市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關于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并出臺了加快非公經濟發展的28條意見,制定具體扶持發展的實施辦法,徹底清除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障礙,將公平準入、公平待遇、公平競爭落到實處,使一家又一家的浙江企業來平涼發展,形成了“葡萄串效應”。
好服務贏來好項目
落戶于崆峒區柳湖鄉的平涼市伊壯乳業公司,是浙江李子園乳業老板陳剛等3人投資興建的。而陳剛是崆峒區畜產局局長李金鵬與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六下浙江省金華市“請”來的。幾次考察接觸,崆峒區干部群眾的素質、干事創業的環境讓陳剛深深感動。2004年8月,他投資1500萬元開建乳業公司,次年3月投產,給當地廣大奶牛養殖戶帶來了福音,帶動奶牛養殖戶633戶,同時填補了平涼牛產業鏈沒有鮮奶制品的空白。
平涼市積極外出招商引資,對引進的企業和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對項目行政審批進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實行“零距離”辦事制,對企業掛牌保護;相關領導分包企業,每月定時上門服務,從項目的引進、籌建、開工到建成實行全程跟蹤服務;為投資者頒發“綠卡”,解決客商子女上學等問題,為客商營造溫馨的“家園”。一系列措施使外地客商尤其是浙商將投資項目轉向平涼。目前,浙商落戶的企業有180余家,投資總額達5億元,其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每年為平涼上繳1500多萬元的稅收,帶動當地2萬余人就業。浙商投資領域由最初的商貿流通轉向工業、畜產業、房地產等。